現場的朝鮮人最多,有五十多人,有些是以前的官吏,有些是村長什麼,看到丁毅過來,眾人表情也變的討好起來。

因為誰都知道,這片土地,現在已經換了主人。

不肯認同明人的,都離開了這裡,他們選擇留下,必然要和明人搞好關係。

自從朝鮮在兩百多年前最後一次平叛後,這邊已經兩百多年沒有大規模戰亂(小型的械鬥有過,都是內部問題),大夥,都不想再發生這種事。

“你們在這邊,主要是種田為生?”丁毅對眾人道。

“是是是,丁將軍。”

“恩”

“哦”

眾人各種反應不同。

丁毅注意觀察眾人,但人太多,他也看不過來,大抵上,能看出大部份人應該是種田的,少部份人,應該是有田的,但未必自己種。

有個人沒出聲,這人他認識,原大靜縣縣令樸志炫。

這人是朝鮮留下所有人裡官職最高的一個,說是年齡大了,思鄉情重,不想走了。

樸志炫五十出頭,的確算是現場年紀比較大的一批。

丁毅率先把目光看向樸志炫。

樸志炫看到丁毅看自己,也趕緊往前幾步:“丁將軍。”

“樸縣令,剛剛說這邊有多少田來著?”丁毅問道。

樸志炫馬上道:“戶18908,口73420,糧田154000畝,水果3600畝,可牧牛羊馬的草地123萬4000畝。”

不愧是幹了幾十年縣令的人,樸志炫一開口,四周眾人都看向他,連蒙古人也佩服他。

沈世魁喃喃道:“我聽說這裡可是最少有五十萬畝田的?怎麼才十幾萬畝?”

樸志炫笑道:“元朝時最多,巔峰期有近四十萬畝,因為那時人多,後來人越來越少,這邊產量也可以,種的田越來越少了。”

濟州島就這麼點人,四周臨海,沒有生存危機,古代很多人一輩子可能不出村,因為夠吃,大夥多種的糧又沒處賣或者說是賣不到好價錢,很多人乾脆就不種或少種,所以現在濟州只有十幾萬畝田,大部份良田都荒在那。

樸志炫這時又道:“眼下很多人離開島上,目前又多了五萬多畝無主良田。”

原來濟州島剛剛走了兩萬多人,這裡麵包括大部富戶大戶和官吏,所以這十五萬四千畝田地中,有五萬現在是無主的了。

丁毅又問其餘的田都在誰手上?

樸志炫回頭看看朝鮮人,緩緩和丁毅道。

濟州島的大部分田和朝鮮國內一樣,採用的分田式,且因為當年這邊造過反,被平叛後,當時的官方重新分了田,把田全分給了朝鮮人和漢人,這也是為什麼蒙古人基本都是養馬和養殖為主的原因之一。

他們分田的方式和明朝不一樣,全是分給官吏的。

即田地只授於在職官員,官員去世後由國家收回,重新分配。

也就是說在朝鮮,原來的貴族是沒有田的,只有在職的官員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