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第四篇論文(第1/3頁)
章節報錯
“林辰,有訊息了。”
一接通,便是白老師激動的聲音。
“廣寧大學有位研究民族誌的老師,他說在一些山區中還有人使用繩結模式記事,可是,他並不清楚是否和我們發現的一樣。”
林辰:“老師,那能請他幫幫忙嗎?”
“我已經和他說了這件事情,他有濃厚的興趣,願意再次前往詢問。”
林辰遲疑道:“白老師,我剛才查了一下,石碑上記載的圖案,和印加文明的繩結模式是一模一樣的。”
“真的?”
“是,我一會兒把有關資料發給你看一下。”
“還有,我打算寫一下有關方面的論文。”
“以這個石碑為材料嗎?”
“是的。”
“哪方面的題目?”
“我很早之前就已經準備寫華夏與印加之間的關係,發現了一些相似之處,這塊石碑的出現,尤其上面的文字,更是有力佐證了這一點。”
對方等待片刻,回覆道:“華夏協會下面有個期刊,你可以投到這裡,不過期刊只是個普通的核心期刊。”
和白老師掛掉電話之後,林辰把自己找到了個有關印加的資料發了過去。
而白老師也把手上掃描出來的一些高畫質圖片,還有文字資訊發了過來。
他還傳送了一句話。
【嗯,這個論文題目很有價值】
......
林辰以前找的一些資料,說服力並不太強,可是如果加上現在發現的資料,那真實性可就大大加大了。
於是接下來三天。
在謝文萱的幫助下,林辰開始整理自己手上的資料。
印加文明和華夏文明的相同點,林辰分了幾個維度:同音同義詞,文物古蹟,宗教建築與習俗。
同音同意詞方面。
幾乎所有的印第安語言都是單音節語言,許多單詞的發音和含義,與漢語相同或相似。
比如娃娃,娘娘等。
尤其是許多地點,幾乎就是華夏地方的名字。
這部分參考文獻來自秘魯科學家在1987年《秘魯世界》釋出的文章,文章中列舉了11個同華夏相同的地點。
在文物古蹟方面。
主要是以石碑為主要介紹,尤其是提到了侯崗衛的事情,在這方面,也提到了秘魯的查文文化。
這是印加文明中的一個階段。
其中許多陶器和石具用品高度和華夏類似。
宗教建築與習俗方面。
主要是太陽神同華夏有些類似,還有一些祭祀祭品葬禮之類的。
比如,華夏一些地方講究頭七。
而印加也講究幾個七。
埋葬的方式也高度相同,這一點在印加的查文文化表現的最為明顯。
當然這些都是細枝末節。
最大的證據還是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