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什麼人人平等,那完全就是扯淡,根本就不適合用於管理學,最簡單的例子,教授、副教授之類的,不也是一種非常清晰的等級劃分嗎?

再說的直白一點。

一所大學,可以看作是一個小型的半封閉的社會,除了教學與科研,還要負責學生以及教職人員的衣食住行,怎麼可能會沒有行政事務呢?

真當教授們都不食人間煙火的嗎?

教授也是人,跟其他管理者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在道德上也並非就天然的高人一等,手裡一旦掌握了權力,就也會衍生出七情六慾。

遠的不提了。

像那些把手下研究生當牛馬來使喚的教授,難道還少嗎?道德低劣,人品敗壞的衣冠禽獸,難道還少嗎?

更不用提尋常人接觸不到的學閥了。

歸根結底就一句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所以說。

張碩是打心底裡反對所謂的去行政化言論的。

信這個的不是蠢,就是壞。

想想華夏的航空航天事業,哪一項技術突破,不是在嚴密的組織管理下取得的?能不能行,不在於去不去行政化,而在於信仰。

如果是一群沒有信仰的人,怎麼著都是不行的。

“那,張總,您的意思是?”

蔣悅就更忐忑了,她可是頭一回見大老闆這麼失望。

“先認真調研吧,把問題搞清楚。”

張碩沒有直接給出答案,籌建東海理工大學一直是蔣悅在主抓,如果她的思想不能擰過來,單靠說教是沒有用的。

實在不行,張碩也只能臨陣換將了。

“要多聽聽陶老、譚教授等人的建議,不要過度迷信海外的經驗,華夏五千年文明史,在教書育人這一塊,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全球的教師爺。”

二十世紀至今,最大的謠言或許就是——華夏人不懂創新。

鬼扯!!!

華夏人如果不懂創新,那兩彈一星是怎麼搞出來的?

不懂創新。

那在航空航天等領域取得的傑出成就,又是怎麼搞出來的?

華威又是怎麼誕生的?

所謂的不懂創新,不過是一群傲慢的歪果仁,仗著先知先行的優勢,壟斷了全球話語權,以俯視的態度鄙夷一切。

加上華夏確實在很多領域都是追趕者,也讓民間普遍變得非常不自信。

這是很正常的。

可落後只是一時的,華夏用了不到百年時間,就完成了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次工業革命,從一個追趕者正漸漸變成資訊時代的引領者。

這特麼還叫不會創新?

在網上叫囂“華夏人不懂創新”、“大學生只會死讀書”的那些鍵盤俠們,不過是一群不學無術之輩罷了。

他們又哪裡知道,每年有多少優秀大學生加入到科研團隊,默默奉獻著。這些真正的尖子,是不屑在網上跟人爭論的。

以至於給了普通人一種錯覺,真以為華夏人不懂創新。

完全就是扯犢子!!!

就好像說,亞洲人身體素質比不上歐美人一樣,也同樣是一個偽命題。

遠的不提,在肉蛋奶供應上來之後,華夏在田徑、游泳、舉重等各個領域取得的突破,誕生了飛人劉、大白楊、蘇神等一批傑出的運動員。

縷縷打破記錄,突破極限。

尤其是飛人劉、大白楊,更是縷破世界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