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點。

張碩召集四位副總裁,簡單開了一個碰頭會,地點就在他的辦公室。

這也可以看作是萌芽高管層面的周例會,趁著週一剛上班,將各自主管的業務都彙報一下,互相通個氣,為接下來一週的工作定向。

輪值總裁呂凱第一個彙報。

“汽車網的上市進入快車道,青橙集團也已經完成b輪融資,一百億服務費已如數上繳到集團財務,集團現金流得到明顯改善。”

這兩項可都是他的業績。

“於此同時,鑑於集團投資業務愈發繁重,要同時兼顧網際網路、手機、半導體以及電動汽車等各個領域的投資,我建議,將投資併購部升格為大專案部,下設投資一部、投資二部以及投資三部,分別負責製造業、網際網路以及大學生創業投資。”

“可以。”

張碩點頭同意。

之前集團組織架構調整,人資、財務、法務等都升格為大部門制度,投資併購部作為集團核心部門之一,沒理由落下。

跟著。

蔣悅彙報了東方理工大學的專案推進情況。

“經過前期的專案論證之後,春苗基金跟濱海市府組建了一個聯合工作小組,共同推進東方理工大學的立項與審批工作。目前正在會同各路專家學者,編制更為詳盡的專案規劃書,一一敲定大學選址、辦學規模、辦學模式、資金來源與組成、政策合規審查等各類重大事項。”

“現在已經確定的是,東方理工大學的選址就定在後海,濱海方面已經在著手修訂相關城市規劃,預計可以給東方理工大學預留一千七百畝的土地。”

“一千七百畝,會不會太少了?”

近兩千畝的土地看上去非常大,甚至都超過了萌芽產業園,可對一所高校而言,佔地面積其實並不算大。大一點的高校,佔地三四千畝都不稀奇。

特殊一些的。

甚至還有佔地面積超過一萬畝的超級園區。

“這只是規劃中的後海校區,也將是東方理工大學的主校區。後續如果專案推進順利,還計劃在臨近的莞城再劃定一個新校區,完全可以滿足需求。”

“這還差不多。”

張碩意識到,東方理工大學這個專案已經引起了嶺南行省各方的重視,連莞城都收到風聲,準備插上一腳。

這其實也是好事。

越多的力量參與進來,專案推進的就會更快。

“另外就是辦學模式,計劃是效仿海外做法,推進教授治學,讓教授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儘可能地去除行政化的痕跡。”蔣悅繼續彙報。

“停!停!停!”

張碩卻是神情大變,“誰跟你說,要搞什麼去行政化,教授治學了?”

“不,這不是民辦的研究性大學嗎?”

蔣悅也被搞蒙了,“在這一塊,國外確實做的更好啊。”

“調研工作,做的不到位啊。”

張碩卻是失望搖頭。

說到底,蔣悅還是被漂亮國的價值觀以及意識形態給洗腦了,沒有能夠透過現象看清楚本質,被漂亮國的那一套話術給忽悠了。

海外高校是因為推行教授治學,所以變得牛嗶起來的嗎?

扯淡!

漂亮國的高校崛起,那是建立在將整個歐洲尖端人才全都掏空的前提下。

頂級的科學家,加上來自全球各地最優質的生源,再加上漂亮國官方以及企業的大力扶持,才創造了一個燦爛的時代。

而不是什麼教授治學。

事實上,像哈弗等頂尖高校也根本就不是什麼教授治學,實際在背後操控一切的是校董會,教授的權力絕沒有對外宣傳的那麼高。

動不動就被辭退的教授還少嗎?

再說去行政化,這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道理也很簡單,只要是組織,只要有管理,那就必須要有嚴密的組織架構。

有組織架構,那就必然會分出管理層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