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秋招,組織架構調整,公司債!(第1/3頁)
章節報錯
下午。
人資總監伍佘元向張碩彙報秋招情況。
雖然年初萌芽已經組織過一次春招,而且效果還不錯,但畢竟只是意外收穫,對大企業而言,秋招才是真正的主戰場。
萌芽去年錯過一次,沒理由再錯過。
早在九月份,伍佘元就已經在策劃秋招事宜, 國慶剛過,就帶著一個龐大的秋招隊伍,奔赴全國各地,開啟為期一個月的秋招工作。
萌芽這次定下的秋招目標,是招收一萬名應屆畢業生。
數量看上去人很多,但是分攤到各家子公司,平均每家子公司其實也就是一兩千人, 已經算是十分克制的了。
明年估計還要招更多的人。
而且鑑於萌芽在研發端的投入,張碩還定下了一個硬性指標——這一萬名應屆畢業生當中, 研究生比例不得低於三成。
畢竟此一次彼一時。
如今的萌芽集團可是國內有數的大廠,畢業生眼中的香餑餑。
想進都不一定進得了。
“這次秋招還順利吧?”張碩笑著問。
“挺順利的,這次一共招收到11572名合格的畢業生,基本都是211大學,其中研究生3752人,算是超額完成預定目標。”伍佘元臉上卻透著一絲疲憊。
每年的春招、秋招,對人資那都是一場硬仗。
無論在什麼企業,人資、財務都是重量級部門,是企業掌舵者的左臂右膀,而人資工作也不是簡單的考勤。
秋招,本質上是在執行集團的人力資源發展戰略。
要招多少人,招什麼專業的人,什麼樣的人,各自的比例是多少,那都是經過好幾個月的調查論證之後,才得出的結論。
招進來之後, 還要負責後續的培訓。
像7月份入職的五千名新員工,大部分都已經轉正, 但還是有一百五十多人沒有透過試用期,被解除了勞動合同。
還有幾十人是自行提出辭職。
這對人資而言,其實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挫敗,也是因著春招效果比不上秋招,難免就有些良莠不齊。
這次秋招,伍佘元可不敢再犯類似的錯誤。
“乾的不錯。”
張碩就很滿意。
伍佘元當真稱得上是勞苦功高,哪怕是在秋招期間,都還要幫著青鳥互娛、麥粒科技、青雲資料挖人。
過去一個月,倒是有一半的時間是在路上。
“既然已經簽署了協議,你看,是不是可以邀請一些人,提前到公司實習?”張碩當然希望說,新員工能夠更快地進入狀態。
“這個沒問題。”
“再就是,你看,能不能從這一萬多新員工中挑出幾十個好苗子,按照管培生的模式進行一對一栽培,為萌芽儲備後備人才。”
所謂管培生,就是管理培訓生,是一些大企業自主培養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的人才儲備計劃。
被選定的管培生,通常將被安排在公司各個不同部門實習,瞭解整個公司運作流程後,再根據其個人專長安排。
培養合格的管培生,最後通常可以勝任部門、分公司負責人。
而管培生的訓練物件一般是畢業三年之內的大學生,主要是應屆畢業生,因為應屆畢業生可塑性最強,對企業的忠誠度最高。
只有培訓合格,基本上就不會再跳槽。
萌芽作為一家高速發展的企業,弱點之一就是中高層管理人才儲備不足,尤其是缺乏內部自行培養出來的中高層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