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萌芽組織架構再調整,輪值總裁制度!(第1/3頁)
章節報錯
中午吃完飯。
張碩一行並沒有離開拓展訓練中心,一是晚上還有迎新晚會,二是藉著高管都在的機會,明天還要召開萌芽集團高管會議。
趁著這個難得的機會。
由總裁辦主任陳小婉牽頭,在開會間隙還組織了一次高管團建活動,所以下午的畫面就是這樣的——
顧銘章拉著趙曉虎下象棋,蔣悅、陳小婉帶著戴雨桐這個小跟班去做spa美容,杜瑞文、王巖、曹嚴華在游泳池裡游泳。
至於張碩。
則是拉著呂凱、趙銘傳、伍佘元三人打牌,裴衛平在一旁觀戰。
場面非常之和諧。
整個下午都是一種非常放鬆、慵懶的狀態,而且都儘可能地不去談論工作,即便要談,聊的也是一些行業八卦訊息。
高管們也是人,也需要徹底的放鬆精神,不可能整天都緊繃著。
晚上的時候。
陳小婉又組織了啤酒燒烤自助大餐,很是愜意。
………
第二天上午。
就在拓展訓練中心的會議室,張碩召開了高管會議。
“張總,今天會議的主題是什麼?”蔣悅問。
不止是蔣悅,開會之前,在場所有高管都不清楚,張碩將大家召集到一起,又選了這麼一個特別的地方,到底用意何在。
就只被通知要開會。
“今天啊,咱們開一個務虛會,不談具體的工作,只是從宏觀戰略角度,對萌芽集團今後的發展規劃,做一個簡單的梳理。”張碩說。
“那,怎麼一個務虛法呢?”
蔣悅有些理解為什麼要先搞團建了,敢情這是先禮後兵啊。
“我先拋磚引玉。”
張碩順著話題就往下說,“大家都知道,集團只有夢想基金跟我兩個股東,而且實質上是由我一人決策,因此一直都沒有組建董事會。”
沒有董事會的好處是,沒人對張碩進行掣肘。
壞處就是。
所有的決策都是張碩一人來做,缺乏一個科學合理的集體決策機制。
因為董事會不僅僅是董事會,還下設了很多專業委員會,常見的有審計委員會、戰略與投資委員會、提名委員會以及薪酬與考核委員會。
這些專業委員會對於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是有很大益處的。
萌芽集團就缺失了這一環。
在不設立董事會的前提下,只能是另行組建其他機構來代替。
“我的意見是,在不設立董事會的前提下,組建集團發展與戰略委員會,作為一個常設的決策議事機構,負責對集團的中長期發展戰略以及重大專案投資決策進行研究,並且提出建議。”
張碩丟擲他的想法。
昨天在來拓展訓練中心的路上,他開玩笑說,要丟下萌芽窩在濱海大學讀研,雖然是玩笑話,但其實也有另外一層深意——
就是在琢磨萌芽集團的治理結構。
隨著萌芽規模日漸龐大,哪怕張碩已經很努力,幾乎從不翹班,又有先知先覺,可僅憑他一個人的力量支撐萌芽前進,也是日漸感到疲憊。
需要有人替他分擔一些壓力。
發展與戰略委員會,某種意義上,就相當於是古代軍機處一類的參謀機構,為張碩的決策出謀劃策,提供決策支撐。
當然也是一種變相的約束。
在此之前,萌芽集團也會召開類似的高管會議,但那都是不固定的,並沒有形成一項制度,無論是會議時間還是參加人員,都有很大的隨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