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萌芽十年規劃藍圖,元宇宙構想!(第1/3頁)
章節報錯
會議還在繼續。
張碩丟擲兩項重大變革之後,接下來討論的就是怎麼落實。
比如說。
有了輪值總裁制度,也就意味著,萌芽集團將正式設立總裁職位,相應的就要配備總裁助理一類的輔助崗位。
於此同時。
總裁助理往往還要兼任總裁辦副主任。
名義上,萌芽總裁辦就是為總裁服務的,但其實在設立之初,總裁辦就一直是為張碩服務的。
因此在設立集團總裁之後,總裁辦也要跟著擴容。
等於是同時服務ceo和總裁。
再比如。
設立發展與戰略委員會之後,在合適的時候,需要設立發展與戰略委員會常設執行機構,比如企劃部一類的職能部門。
作為發展與戰略委員會的第三方參謀機構。
其他諸如審計委員會之類的機構,萌芽集團後續肯定也都會設立,進一步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從粗放式發展走向正規化。
這樣。
才能從根本上讓張碩的精力,從繁雜的公司日常經營活動中釋放出來。
當然了。
越是正規化的企業,就越會產生內部的利益驅動模式,形成一套自行運轉的生存法則,對張碩形成反作用力。
甚至可能說,會形成凌駕於張碩之上的集團意志。
真要到了那一步。
哪怕是張碩這個舵手,也未必就完全掌控這艘巨輪的前進方向了。
當然這都是後話。
除了談組織架構的調整,會上諸位高管還都暢所欲言,對萌芽未來的發展規劃,提出各自的想法跟見解,以期達成某種共識。
“我認為,集團中長期發展規劃,應該走’自營+投資’雙核驅動模式,畢竟我們自身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各個領域無限擴張。”呂凱說。
“說的沒錯。”
張碩點頭贊同,“其實之前萌芽對無疆科技、林德新能源的投資,就是在踐行這一雙核運作模式,等到將來資金充足,還會投資更多的獨角獸企業。”
“我其實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
顧銘章接著發言,“網際網路行業跟製造業之間,難道真的就是涇渭分明嗎?兩者之間,是否能夠透過某種橋樑連線在一起?就拿手機來說,看似跟網際網路格格不入,可一旦進入智慧手機時代,跟網際網路可謂是緊密相連的。”
一個手機作業系統,就將諾基亞整得苦不堪言。
可想而知了。
顧銘章也是希望說,不要讓麥粒科技在萌芽集團顯得很孤立,好像是說,萌芽做手機,就完全脫離了主業範疇一樣。
其實還是在網際網路這個大圈子裡。
“當然不是涇渭分明的。”杜瑞文接過話頭,“其實雲服務的平臺價值,就是為傳統制造業進行賦能,繼而幫助傳統制造業企業邁入智慧製造時代。
“我認為,未來十年,不僅是傳統制造業,很多傳統行業,比如說汽車、家電、軌道交通,都將跟網際網路發生化學反應。準確說,是一個充滿無限想象力的數字化時代即將到來,我甚至已經看到了那個時代的一絲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