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合作落地,光刻機困局!(第2/3頁)
章節報錯
哪裡還需要給高管股權激勵?
事實上,像騰達、阿狸這種已經發展成熟的網際網路巨頭,哪怕是給高管股權激勵,股份其實也都是非常非常少的,佔股遠低於1%。
未見得就比績效激勵來得優渥。
遠的不說,騰達內部就有幾位年薪破億的存在。
不快樂嗎?
而且所謂的股權激勵,本身也是一種並不怎麼高明的金融遊戲,很多時候都是居心不良的,目的就是為了少交稅。
這更是張碩深惡痛絕的。
他甚至都不準備學習華威,實施員工持股計劃。
員工持股,固然可以大大地提升員工的忠誠度,讓公司創造的利潤惠及到每一位員工,但本質仍然是“讓少數人富起來”。
萌芽可以為員工提供行業最高標準的薪資、福利待遇,但也就止步於此了,大部分利潤最終還是要回饋給社會的。
沒理由讓萌芽圈地自嗨,只養活一小撮人。
“對了,除了購買專利許可證,你能從諾基亞拉來多少人?要的是能夠取得諾基亞方面諒解,不設定障礙的那種。”張碩關心問。
如果因為挖人而得罪了諾基亞,那專利許可證的事情根本就沒得談。
雙方合作的基礎更是就不復存在了。
可以的話,張碩當然是希望說,能夠長期跟諾基亞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
要知道。
諾基亞可是一座超級富礦,可供挖掘的價值一抓一大把。
哪裡是薅一次羊毛就行的?
手機畢竟是極其精密的電子產品,涉及到的技術門類眾多,哪怕說是有諾基亞的專利許可,也要人來設計開發。
哪怕是小咪。
創始人團隊裡,那可都是各個領域的精英大拿。
雷布斯本人就是大佬且不提。
其他創始人有來自微軟研究院的開發總監,有懂軟體設計的,也有懂硬體設計,工業設計的,還有本身就在手機行業裡呆了很多年的老手。
所以才能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推出第一款手機。
顧銘章是既懂技術,又懂管理,還懂經營,而且在手機行業呆了十幾年,能力確實比較全面,能一個頂兩,甚至是頂三。
但也不可能僅憑一己之力,就將麥粒科技做起來。
還是需要一個強大的團隊。
張碩之所以這麼看重顧銘章,除了顧銘章個人的能力,還有就是顧銘章在整個手機行業的地位跟影響力。
可以相對容易地挖來很多專業人士,迅速搭建起麥粒科技的框架。
尤其是諾基亞的人。
諾基亞雖然說在智慧手機轉型上是失敗的,但並不代表說,諾基亞的工程師、程式猿、設計師不好。
恰恰相反,那裡個頂個的都是人尖子。
“多的不敢說,百八十號人肯定是沒問題的,我指的是骨幹。尤其是在產品研發這一塊,可以挖來一位業內頂尖大拿,足以擔任麥粒科技技術長。”
一旦答應了張碩的邀請,顧銘章就變得爽利起來。
不再藏著掖著。
很有一點初露鋒芒的意思。
“那就拜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