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萌芽再出圈,張碩成了全民偶像?!(第2/7頁)
章節報錯
像青鳥互娛、麥粒集團、青禾科技這等實現盈利,甚至是大幅度盈利的子公司,旗下員工理應獲得更為豐厚的回報。
而像青雲資料、拼夕夕集團、芒果汽車等還在虧損的,獎勵自然就少一些,想要更高的年終獎,就努力實現盈利吧。
這很公平。
之後,會上又談論了關於萌芽系中層管理輪換的事情。
隨著萌芽系越做越大,就像一顆參天大樹,不斷的開枝散葉,光是一級子公司(含集團子公司)就多達十二家。
更不用提二級子公司、區域(省級)分公司、辦事處等駐外機構了。
怕是連張碩都數不清。
加上很多子公司總部遷到了濱海城之外,很容易就會形成各種利益小團體、小圈子,天高皇帝遠的,搞一些小動作。
適時對一些中層管理適時輪換,異地調任,無疑是個很務實的決定。
不能說包治百病,至少能衝破一些小圈子。
防微杜漸吧!
負責這次輪換事務的,是集團主管行政的執行副總裁蔣悅,專門就此事做了說明:“這次中層管理崗位輪換,堅持兩個大的原則。”
“一是輪換兼顧職能部門和研發部門。”
“所不同的是,職能部門是在全體系展開一輪大的輪換,研發部門則會區分網際網路業務跟製造業業務,尊重各自的專業性。”
“二是輪換跟考核並重。”
“崗位輪換,既是一種制度保障,也是對中層管理的一次大考核,去發掘那些在不同公司、不同部門,都能勝任工作的優秀人才。”
而這些複合型人才,毫無疑問,就是重點培養、提拔的目標。
因此。
在這一輪的輪換當中,還會出現技術崗位轉向管理崗位的情況。
具體實施,可謂是千頭萬緒。
好在這事不需要張碩親自操心,自有蔣悅等高管把握。
會議最後。
輪值總裁鹿琦提出一個問題:“董事長,集團今年要給股東分紅嗎?”
“分紅?今天萌芽盈利了嗎?”張碩問。
“呃…”
鹿琦一下摸不透大老闆的心思,沉吟說道:“如果僅從賬面上看,現金流的增加遠比不上負債的增加,應該,不算盈利吧?”
他主動提起這事,其實是在為張碩的利益考量。
真要分紅。
那張碩作為萌芽集團最大的個人股東,自然是獲益最大的那一個。
一年分紅一次,如此操作下去,將來不管萌芽集團的命運如何,至少張碩個人的財富是穩步提升,穩賺不賠的。
這也是很多創始人的慣常伎倆了。
套現嘛,不丟人!
張碩當然不在此列,因為每次萌芽做出成績,系統實際已經給了他分紅,可不能太貪心了,笑著說道:“既然沒盈利,那自然也就談不上什麼分紅。”
“那,夢想基金那邊,要怎麼交待?”
鹿琦主動提出分紅,也是考慮到,今年跟去年不一樣,夢想基金從幕後走到臺前,奧利維亞還進入了萌芽董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