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隨著17年的消逝,時間也是悄然進入18年。

新的一年,張碩變得愈發“過分”了,就連每週一次的碰頭例會都不再參加,而僅僅只參加每個月第一週的碰頭例會。

萌芽員工,包括高管,是越發難在公司看到張碩身影了。

倒是有不少驢友,在華夏的各處景點,時不時跟張碩來一場偶遇,每次也都能登上網際網路的熱搜,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

真就把張碩當成傳奇。

萌芽上下,似乎也正在逐漸適應,沒有張碩在的日子。

18年於萌芽而言,仍舊是大發展的一年。

四月,智慧島二期竣工交付,“星零”有了新家。

七月,薇晶半導體先泰機電一步,成為全球首家率先突破7奈米先進製程的晶圓代工企業。

短短四五年時間,就從一個追趕者,硬生生變成了領先者。

可謂是意義重大!

九月,麥粒集團舉行秋季釋出會,正式推出麥粒X7系列。

在平庸了兩年之後,麥粒手機終於是拿出又一項驚豔全球的黑科技——正式推出可摺疊螢幕,成為全球首款成熟商用的可摺疊屏手機。

再次在全球引發搶購熱潮!

十一月,芒果集團建在普魯士的超級工廠竣工投產。

意味著芒果汽車的海外戰略,取得階段性的戰果,再次鞏固了自身地位。

相比之下,過去一年,所謂的造車新勢力,未來、小咪以及集度,造勢是一個比一個響亮,卻都還停留在PPT階段。

至今為止,還沒有看到一輛車真正亮相。

反倒是特溼拉似乎是已經回過味來,開始謀劃在魔都建設超級工廠。

華夏。

正在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聚集之地。

………

一九年,三月。

張碩在家中書房,接見了造訪的萌芽控股CEO呂凱。

“凜冬將至啊。”

望著窗外的春光,張碩卻是下了一個艱難判斷。

“董事長,您對未來形勢的判斷,是不是悲觀了一點?”呂凱儘可能將措辭變得委婉一些,這已經不是他第一回聽大老闆這般說了。

三年前就開始預警。

過去兩年,為了削減開支,夯實根基,呂凱親自主導了萌芽“削減行政職員、裁汰邊緣業務”的改制。過程中雖然遇到一些助力,好歹還是堅持下來了。

可執行歸執行,對於大老闆對未來形勢的判斷,呂凱實在是不清楚,依據何來。

只能歸結於遠見卓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