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未雨綢繆,晶片暗戰,泰機電要黃了?!(第1/5頁)
章節報錯
7月6日,星期一。
萌芽控股週一碰頭例會上,高階副總裁顧銘章,先是彙報了芒果汽車的最新銷量情況。
&n2以及芒果s1的總預定數量,已經突破十八萬臺。其中,芒果s1的預售資料繼續領先於芒果m2,已經超過十一萬臺,有望成為全球最暢銷的新能源汽車型號。”
要知道,這還僅僅只是芒果汽車半個月的預售資料。
絕對的逆天!
!
“好啊,芒果汽車,算是做起來了。”
張碩聽了,也很是欣慰。
芒果汽車成立於12年4月,距今已經過去三年多,在此期間,萌芽控股前前後後,累計向芒果集團投入的資金,早就已經超過六百億。
光是研發經費就不下四百億。
可以說是下了血本。
好在付出終有彙報,歷時三年有餘,芒果汽車終於是浴火重生。
“對於芒果汽車後續的發展,我想提三點建議。”這話原本是該張碩還在魔都時,親自跟唐享談的,因為走的急,就沒談成。
當然跟顧銘章談也是一樣。
“董事長您說。”
顧銘章也是直接掏出小本本。
“第一,芒果集團應該考慮,成立專門的電池研發部門。”
“電池?”
顧銘章略顯詫異,畢竟,萌芽控股就是林德新能源的最大股東,芒果集團跟林德新能源也簽署有戰略合作協議。
芒果汽車電池的研發,應該全權委託給林德新能源才是。
難道說——
是因為林德新能源這次撇開萌芽單獨融資,引起了大老闆的不滿?
張碩見狀,解釋說道:“芒果集團成立自己的電池研發部門,並不說,要終止跟林德新能源的合作,而是要取得在電池研發領域的主導權。”
“芒果集團只有成立獨立的電池研發部門,才能跟其他研發部門形成密切協同,精準掌握芒果汽車在電池領域的最新需求跟技術指標。”
最瞭解汽車對電池需求的,一定是整車製造企業。
而非純粹的車載電池生產商。
這一點,從原時空比亞蒂的逆襲與騰飛,就可見一斑。
與之相反,林德新能源雖然是車載電池領域的巨無霸,但對於後續技術路徑的選擇,在業內,其實是存著一些爭議的。
“在把握精準需求的基礎之上,芒果集團需要主動向林德新能源下達技術指標,引導,甚至是主導林德新能源的電池研發路徑。”
“而不是說,林德新能源研發什麼電池,芒果汽車就只能用什麼電池。”
“至不濟——”
“也需要達到讓林德新能源單獨為芒果定製電池的程度。”
車載電池之於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性,無異於晶片之於智慧手機,屬於關鍵、核心部件,芒果汽車未來想要獨霸全球,就不能在該領域存在短板。
哪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