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聽說,在魔寶,不少消費者即便是使用致富寶支付,卻會自動跳轉到花倍介面,這難道不是對消費者權益的一種損害?”

“說好聽點,是構築生態圈。”

“說難聽點,其實就是構築護城河,巴不得將消費者全部框在自家的羊圈裡,購物、借貸、出行、社交等等,全都離不開一家的生態圈。”

“這難道正常嗎?”

張碩繼續火力全力,幾乎是將阿狸批的體無完膚,揭露阿狸壟斷的本質。

“都說顧客是上帝。”

“可到了網際網路時代,消費者怎麼就變成了羊圈裡被圈養的羊,反倒是沒有了自主選擇權呢?這難道不該受到譴責,接受監管嗎?”

話音落下,現場鴉雀無聲。

有人是被驚到了,也有人是在若有所思。

“如果不加以監管、約束,任由這種情況發展、蔓延下去,那華夏網際網路的未來只有一個,那就是——大魚不僅吃小魚,連蝦米也要一併吃下。”

“養肥了一個巨無霸,卻損害了無數中小型創新企業的未來。”

“如果網際網路行業全都被巨頭所壟斷、控制,那巨頭只需要坐享其成,就能輕鬆分享到來自壟斷的鉅額利潤,又怎麼會有繼續創新的動力?”

“巨頭自身不創新,小微企業又無出頭之日。”

“長此以往,整個行業就將陷入僵化,停滯不前,等到時代的紅利耗盡,勢必就將倒在下一個時代的門檻之前。”

“這難道不該引起我們足夠的警惕嗎?”

張碩越說越說激動,甚至是有些痛心疾首。

因為他想起了原時空的不堪場景,巨頭們自甘墮落,互相內卷,整個行業從勃勃生機,彷彿一夜之間,就變得毫無生趣。

不僅是騰達、阿狸之類的三巨頭,就是字元跳躍、黴團也是如此。

尤其是字元跳躍。

在吃到短影片的流量紅利之後,很快就從屠龍者變成一頭新的惡龍,不斷利用自身龐大的流量優勢,將觸手伸到廣告、電商、教育、遊戲、文學、影視、外賣、本地生活、網際網路金融等各個領域,恨不得榨乾最後一點流量的價值。

吃相不可謂不難看。

說好聽點是將流量變現,說難聽點,就是不思進取,不再注重科技創新,而是整天將主意打到消費者身上,惦記華夏老百姓兜裡的三瓜兩棗。

屬實是一言難盡。

“我以為,華夏網際網路行業想要取得長足發展,應該是逐步走向開放,而不是走向封閉,各自以鄰為壑,砌築護城河。”

“應該是良性競爭,而不是沒有底線的惡意競爭。”

“應該是百家爭鳴,而不是萬馬齊音。既要誕生網際網路巨頭,也有留下新的創業者的生存土壤,巨頭們不能吃相太過難看。”

“應該是以消費者為中心,而不是以資本為驅動,只想著割韭菜。”

“應該是走出去,而不是圈地自萌。”

最後這一段,就差是點阿狸、騰達等所謂巨頭的名了,很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味道,這在張碩以前的講話當中,都屬罕見。

也就不奇怪,臺下的呂凱、鹿琦都有些詫異,他們兩都沒想到,大老闆今天火力這麼的足,很有一種懟遍全行業的無敵氣勢。

“說的好!

!”

張碩一番發自肺腑的演講,再次點燃了現場的熱情,所有人,包括那些不大喜歡張碩的人,都不自覺地被這氣氛所感染,跟著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