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大爺的無端指責,張碩的回應顯然更有水準。

也更有格局。

不僅在現場贏得熱烈掌聲,張碩講話結束之後,還有人積極提問。

“我承認被張總說的激動了,但又怎麼解釋,之前薇信遮蔽魔寶連結的事情呢?”第一個提問的就不懷好意。

“當初薇信遮蔽魔寶連結,並非主動行為,而是對阿狸阻礙佰仕快遞跟拼夕夕合作的一種對等報復手段。”

張碩早就波瀾不驚,“當然,雖然事出有因,但也不能說薇信就做對了。因此,在阿狸申訴之後,薇信就在第一時間放開了對魔寶連結的遮蔽。”

“有錯就改,捱打就要立正。”

“可我不理解的是,為什麼有些同行,卻將壟斷行為視為一種理所當然,甚至是認為,這是自身的一種優勢?”

這又是在內涵阿狸了。

“張總你指的,是不是魔寶不允許使用薇信支付的事情?”

有人乾脆將話挑明,卻是看熱鬧不嫌事大。

“這個當然是其中一種情況。”

張碩不想表現出對阿狸太大的敵意,更不想將這一場演講,純粹變成阿狸跟萌芽之間的一場撕逼,那格局可就太小了。

“可魔寶是阿狸旗下的電商平臺,歸阿狸所有,選擇什麼樣的支付方式,應該是阿狸的自由吧。這也構成壟斷嗎?”

有人不理解,認為張碩這是小題大做。

再說直白點。

就是想讓薇信支付進入魔寶,說到底還是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

“是阿狸的自由沒錯,卻剝奪了消費者的選擇權。”

張碩又豈是那麼容易被問住的,解釋說道:“消費者有權選擇在哪個平臺購物,自然也有權選擇,用哪種方式來進行支付。”

“這是消費者享有的基本權利。”

“就像是我們線上下超市消費,可以選擇用現金,也可以選擇用信用卡,或者是使用薇信支付一類的支付工具。”

“超市不能剝奪顧客的選擇權,那電商平臺又怎麼可以呢?”

“呃,這個……”

提問者三兩句話,就被張碩駁的啞口無言。

更多的人則是恍然。

是啊,在超市購物,顧客可以自由選擇支付方式,這本身就是一個生活常識,可為什麼搬到了線上,就變得行不通了呢?

這本身就有違常理。

“預設消費者只能選擇一種支付方式,甚至是強制消費者,只能使用某一種支付方式,本身就是對消費者選擇權的一種剝奪。”

“也是平臺利用支配地位,實施壟斷的一種行為。”

“今天,平臺可以強制消費者只能使用某一種支付方式,明天,是否可以強制消費者,只能選擇某一家快遞,或者某一種取件方式?”

“據我所知,現在已經有不少笨鳥網路的快遞,是不提供送貨上門服務的,消費者只能被動接受在固定地點,自行取件。”

“這,又算不算是對消費者正常權益的一種剝奪呢?”

“而平臺敢於這麼做,公然侵犯消費者的正當權益,讓消費者別無選擇,只能被動接受,所利用的,難道不正是其市場支配地位嗎?”

“所以說,壟斷的結果,就是對消費者權益的不斷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