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碩為青檸集團注入靈魂,接下來就是執行。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

青檸研究院想要做起來,達到張碩設定的預期目標,首先要做的,就是著手投資、收購一些國內外的相關實驗室、研究所。

於此同時。

當然也是要聘請生物製藥、生命科學等前沿領域的頂尖科學家,以萌芽集團千人計劃為依託,邀請其加入青檸研究院,主持大局。

沒有頂尖科學家帶頭,就沒有前沿研究。

在這一塊,依託萌芽集團這顆大樹的青檸集團,其實是有很多先天優勢的。

藉助春苗基金這一平臺,萌芽跟國內各大高校、科研院所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不用盲人摸象。每年頒發的沃土獎,更是包含了生命科學領域的前沿領域。

天然就容易接觸到這一領域的頂尖科學家。

二則萌芽系在華夏業內對研發的支援跟執著,那也是出了名的。

如果是其他醫藥巨頭說要搞研發,科學家們或許還會有點顧慮,擔心是企業在畫大餅,搞噱頭,堆概念。

但萌芽系絕不會,說搞研發,那就是老老實實搞研發。

只要有。

青檸集團想要聘請頂尖科學家,應該不難。

當然,以上還只是打基礎階段,接下來,青檸研究院就該效彷沃土研究院的運作模式,在全球範圍內設立實驗室、研發中心。

包括跟各大高校、官方聯合籌建省級,甚至是國家級實驗室。

由此建立一條暢通的產學研鏈路。

而萌芽資助成立的東方理工大學,又將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合作平臺。

可以跟青檸集團相互成就。

之前吧,東方理工大學生物製藥、生命科學等專業,也想吸引一些海外的頂尖學者、教授加入,為此也開出了優握的薪資待遇。

奈何只有薪資,卻沒有相應的研發平臺。

青檸研究院正好補齊了這一環。

東方理工大學的教學平臺+青檸研究院的研發平臺,一舉打通了產學研鏈路,相信可以吸引海外生命科學領域的頂尖科學家加入。

尤其是對一些華裔科學家,誘惑就更大了。

打通產學研鏈路之後,接下來,就該是不斷地投入研發資金,然後耐心等待。之後才有可能說,會開花結果。

當然也有可能上千億的研發預算砸下去,卻沒得到什麼可應用的成果。

這都是有正常的。

這也是為什麼,企業對於研發的投入都會很慎重,即便是投入研發,那也是往應用層面努力,而不是在應用、理論兩個層面同時進行。

理論上的研究,本該是由高校自行突破的。

但是在華夏,類似的科研條件,實話說,肯定是沒有漂亮國那般成熟,而以張碩的行事風格,當然不會等靠要,而是先搞起來再說。

自力更生嘛!

………

上午十時許,張碩在唐享陪同下,出席了濱海城芒果超級工廠奠基儀式。

二叔甚至親自趕來站臺。

因為這不單單是一座汽車工廠的問題,而是濱海城希望效彷魔都,以芒果超級工廠為引,建設一個龐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濱海城選擇積極擁抱新能源汽車產業。

相比魔都,濱海城也有優勢,擁有比亞蒂、林德新能源等電池配套企業,比亞蒂也有意親自下場,試水新能源汽車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