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阿狸風光無限,張碩為青檸注入靈魂!(第1/5頁)
章節報錯
8月10日,星期四。
騰達集團強勢對外公佈了百億規模的股票回購計劃,咋然之下,倒是很快穩住了騰達股票的下跌趨勢,甚至還有部分回撥。
可很快,各種專家分析、傳言就滿天飛。
“騰達百億回購是飲鴆止渴,現金流趨於枯竭!
!”
“二爺成為股票回購最大受益者,騰達此舉,是否損害了中小股東利益?”
“騰達基本面並未向好,未來股價還有下跌空間。”
“百億回購乃是騰達煙霧彈,投資者謹慎下場,以免上當。”
“騰達賣無可賣,路在何方?”
這些個言論,毫無疑問,都是盜聖集團、猩紅資本等投資機構,花錢請人下場帶的節奏,目的還是要趁機壓低騰達的股價。
絲毫不給騰達喘息的機會。
像猩紅資本,之前雖然有跟騰達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但資本就是這樣,一旦涉及到利益之爭,那就無所不用其極。
哪管什麼交情不交情的。
殊不知,這正中二爺下懷,站在他的角度,也是巴不得騰達最近的股價持續在地位執行,好用有限的資金,回購更多的股票。
真正受到傷害的,就是一頭霧水的普通股民罷了。
但二爺獲利也只是暫時的。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伴隨著南菲報業退出,各大投資機構入場,騰達股權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的同時,勢必也將導致騰達董事會的重組。
投資機構不可能像南菲報業那樣,將投票權悉數委託給二爺。
屆時的騰達董事會怕是要群魔亂舞。
二爺也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在董事會一言而決,需要向投資人妥協。
除了董事會格局之變,騰達最近的風波,也影響到了旗下產品的走勢,尤其是像icq、騰達新聞這樣的拳頭產品。
在華夏消費者眼中,騰達屬實是不行了。
之前年輕人群體當中,還是有很大一部分在繼續使用icq的,可隨著騰達日漸落魄,使用icq不再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導致更多的icq使用者向薇信轉移。
icq註冊使用者數量雖然沒有出現大幅度的下降,但日活卻是一天比一天低,證明使用者正在加速“拋棄”icq。
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騰達新聞,最大受益者則是天天頭條。
萌芽系可謂躺贏!
而這樣的變故,無疑又讓騰達很受傷。
………
騰達陷入四面楚歌,阿狸這邊卻是風光無限。
8月14日,在跟騰達完成股權交割,獲得滴答、阿諾集團控制權之後,阿狸對外高調宣佈,將滴答整體併入阿諾集團,但仍維持獨立的品牌運作。
更多的則是組織架構上的整合。
這樣一來,新生的阿諾集團,旗下就有滴答、阿狸點評、諾米典評三大本地生活服務平臺,涵蓋外賣、打車、共享打車、旅遊、票務等各項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