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打車大戰將起,薇眾集團誕生!(第2/5頁)
章節報錯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軟金對阿狸的投資,以及米娜德對騰達的投資。
都可以稱得上是天選之子。
“比如說,針對智慧手機產業鏈的投資,可以設定一個三年投資期限,在達到或者接近投資期限之後,一旦條件成熟,就果斷選擇退出。”
按這個時限計算,針對智慧手機產業鏈的投資,明年就可以陸續退出。
“如果是核心供應商,或者是技術底子較厚、規模較大的供應商,也可以考慮說,適當延長投資期限,比如說拉長到五年。”
“相反,針對那些發展不好,經營不善,或者是看走眼了的投資標的,則不受投資期限限制,需要果斷採用清算方式退出,以儘可能多地收回殘值。”
這在萌芽投資的標的中,反倒是佔據少數。
一則無論是在智慧手機產業,還是半導體、新能源汽車產業,萌芽旗下的公司都在扮演者產業領導者的角色。
能被萌芽投資選中的供應商,再怎麼差,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二則投資過程中,還有張碩這個大老闆在把總關,結合原時空的記憶,儘可能地避雷、踩坑,成功的機率,自然要遠高於尋常的投資機構。
更遑論說。
之前針對無疆科技、林德新能源的投資,就都可以稱得上是“天選之子”。
“類似的操作,同樣適用於半導體產業以及新能源汽車產業。”
“甚至包括軟體產業。”
“而對於那些專注於未來,比如說人工智慧一類研發的公司,則可以設定更長的投資期限,比如說十年,甚至是更久。”
呂凱的思考顯然很成熟,並非臨時起意。
“可以啊。”
張碩聽完,不覺又對呂凱高看了一眼,“你的想法很好,我也很支援。”
哪怕家大業大如萌芽投資,也不可能說,只是無窮無盡地投資,而沒有一個退出機制,那對資金的擠佔,將是非常恐怖的。
而且。
嚴格意義上講,只有成功退出,才算是完成了一輪投資。
只有一邊投資新的公司,一邊從投資成功的公司退出,從而形成一個良性迴圈,才能將投資這件事持續地做下去。
也是資本理應扮演的一個角色。
………
伴隨著12月走到尾聲,時間也轉眼進入14年。
這一年,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也將進入一個全新時期,無論是4G網路還是智慧手機,都將變得越來越普及,開始走進千家萬戶。
據不完全統計,13年華夏智慧手機銷量為3.45億部。
14年的銷量預計將突破3.9億部。
也就意味著說,華夏智慧手機持有量將有望突破九億部。
這是一個何等龐大的市場?
由此,萌芽旗下的遊戲、社交、線上廣告、電商、本地生活、手機、半導體等各項業務,都將這一波增長浪潮中獲益。
哪怕僅僅只是維持“現狀”,憑藉自然增長,營收都有望翻一番。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原時空的1318年,短短五六年時間,阿狸、騰達兩大巨頭,無論是營收,還是淨利潤,甚或股價,都迎來一波高速增長。
就是因為吃到了時代的紅利。
而在這一世,毫無疑問,萌芽集團都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這也是為什麼,張碩會在之前的總裁聯席會議上,更加強調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因為萌芽的成功,一半是自身努力,另一半卻是時代成就的。
自然要回饋給社會。
除了智慧手機保有量的急劇增加,智慧手機的效能引數也是一路水漲船高,繼而促進了短影片、直播等業態的新發展。
為移動網際網路創造了又一個全新的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