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星期五。

巍峨聳立的騰達大廈,彷彿被一層厚重的烏雲遮蓋,最近兩天,樓體樓外,地上地下,全都充斥著一股極其壓抑的氣氛。

員工連走路都是輕手輕腳,生怕引起主管們的注意。

原先還朝氣蓬勃,驕傲到不可一世的網際網路超級巨頭,其未來前景,突然被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不免讓人惶恐不安。

坊間傳聞,已經有人在悄悄聯絡下家了。

大難臨頭各自飛嘛!

當然,也僅僅只是傳聞,只要人資不發裁員通知,基本上,沒有誰會主動提出辭職,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放眼整個華夏,除了萌芽,還有比騰達更好的去處嗎?

而“萌芽”這個詞最近在騰達內部,幾乎就要成為禁忌,也被戲稱為——

“騰達的一生之敵!”

誰能想到,當初網友的戲謔之詞,竟然一語成讖。

頂層辦公室。

剛剛開完董事會的二爺、陸建、礽魚三人,又重新聚在一起,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很凝重,礽魚甚至還帶著一絲憤慨。

顯而易見。

緊急召開的董事會,效果並不怎麼理想。

“之前股價一直上漲,每年分紅的時候,怎麼沒要什麼交待?現在股價稍微波動一下,就要給一個交待,狗屎!!!”

《仙木奇緣》

私底下,當著二爺的面,礽魚終於是沒忍住發牢騷。

就差破口大罵了!

但這種發洩,其實有點low。

因為說白了,除了二爺手裡的股份稍微多一點,陸建、礽魚都只不過是騰達背後投資人的打工仔,管家。

有什麼好叫囂的?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而且是很早就上市的上市公司,騰達有近一半的股份是流通股,屬於海量的中小投資者。

當然了。

在這一塊,華夏百姓其實並沒有多少人跟著受益就是。

除了流通股,剩下的機構大股東中,除了二爺這位創始人,剩下大部分的股份都掌握在海外投資機構手裡。

也就難怪說,騰達被網友戲稱為海外公司。

坐享華夏完善的基礎設施、優質的人才儲備以及龐大的市場,賺的是盆滿缽滿,最終卻便宜了海外投資者。

也就難怪華夏百姓對騰達有意見了。

“牢騷怪話就不要講了,現在還是好好考慮,怎麼扭轉眼前的不利局勢吧。”二爺靠在沙發上,神情有些疲憊。

最近真是心力交瘁,壞訊息是一個接一個。

剛剛召開的董事會,其實已經達成一個決議,就是準備拿出十五到二十億的資金,用於在股市回購,以提振投資者的信心。

這也是上市公司的常規操作。

雖然股價出現短期波動,但是從長遠看,騰達仍然是一家成熟的網際網路公司,藉著時代浪潮,就算營收不出現爆發式增長,也不可能說一直躺平。

眼前的股價,絕不代表騰達未來的股價,還有升值空間。

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提振市場信心。

不常規的操作是,董事會上,騰達最大的股東已經提前告知,將在騰達股價趨於穩定之後,啟動一項長達三年的減持計劃,累計減持10%的股權。

這才是對騰達最致命的。

一旦大股東開始減持,那騰達之前所做的全部努力,就將頃刻化為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