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就有了水家莊的出現。

那兒,都收留著水家軍中退下來後無處可去、無路可活的兵士們,以及他們的家人,或者是……孤兒。

水家第一代老公國就定下了規矩:每一個跨進水家軍的人,他們及他們的家人,水家就負責到底。不為別的,就為他們值得!

人家豁得出命,水家就豁得出財。

隨後,水家莊就越來越大,逐漸成了水家村、水家鎮。

每一任皇帝都不擔心定國公府會造反,因為那麼多老弱殘障的人就在都城外呢,也不擔心他們功勞太高會封無可封。反正每一屆定國公都會拿著功勞去換田,要麼就換金銀,從來不要加官進爵或者是藉機提拔後人什麼的。

水家有家法:要什麼,自己去掙!

而水家鎮上的人,有了足夠的農田,還都是免稅的功勳田,只要不遭遇天災人禍,日子都能過得下去。

當然,就算是天災了,也有定國公撐著,畢竟換來的金銀就是為了防止天災的。

而人禍……誰會想不開去招惹水家鎮?退伍的老兵,那可個個兒是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就算有一大半是殘疾人士,那也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對付得了的。

何況,水家鎮的人也非常團結。因為他們都是同樣的人、來自同一個地方。

他們互幫互助,就像一家人一樣,互相扶持著生活下去。

每年的糧食作物等打下來,按照人頭統一分配。只有孤兒院和老人院不同。會先堆滿他們的糧倉,由他們的院長負責。

所以,在水家鎮上的孤兒,也都個個兒地有飯吃、有衣穿、有書念。不存在認不認領,他們都姓水,都是大家的孩子。

大娘大嬸們,閒了就會給他們做衣裳、鞋子,或者是幫他們縫縫補補、洗洗涮涮。

總之,就是輕便活計全鎮子的成年女子輪著去做,重活計就歸男子們了。

讀過書的,就去教他們讀書識字。

老人院的孤寡老人們,也都是大家的爹孃、爺奶。同樣的由全鎮子的人照顧。

當然,他們也能互相照顧,他們也不懶,只要還能動,就都會動動。大活、重活做不了,總還可以種種菜、澆澆水什麼的。

鎮子上也有鋪子,不賣錢,誰家要缺什麼,就用東西去換。也沒人計較個多少,今天你拿把青菜,換我一斗米,明天我也許就能拿一斗米換上兩塊布……諸如此類。

反正一切都自給自足,都挺樂呵。

當然,如果有人生了壞心眼子,或者偷懶不幹活、偷奸耍滑混日子、故意佔別人的便宜,那麼,一經發現,就會根據水家軍的軍法處置。

因為:水家鎮實行的就是軍事化管理。

每天天不亮,能跑的就跑跑步、能走的就走走路,只要還能動、還能喘氣的,都得起來去鍛鍊。然後才回家吃飯,下地幹活。

他們,雖殘,志仍堅。他們,雖然退出了軍隊,但仍然保持著一顆為國效命的心。他們,希望在有事的時候、接受召令的時候,還有用!

而從水家鎮走出來的孩子們,則隨著他們本人的意願,或加入水家軍、或去參加朝廷科舉,都由著他們自己。哪怕是長大後就脫離了水家鎮了,要自己出去謀生路、求發展了,也隨他們。

小鳥的翅膀兒硬了,總是要自己飛一飛的。

但一旦脫離,就永遠沒有反悔的機會。

而且,無論出去幹什麼,都不能給水家鎮、給水家軍、給定國公的臉上抹黑。但凡做了什麼出格的事,一旦被查實,都會受到來自水家鎮的相應懲處。

事實上,從水家鎮中出去的人,都極少有宣佈脫離的。他們走向國朝的方方面面。有的成了富商、有的成了官員、有半數以上,還是進了水家軍。不過不管他們成了什麼,都會或多或少地回饋給水家鎮。

水家鎮也就越來越繁榮,但根子,始終沒變。

水風毅,就是從水家鎮上長大的孤兒。

他的爺奶早就沒有了,他父親去水家軍當了兵,留下他爺奶、他母親以及他一起艱難的生活。

為您提供大神藍鯊不吃魚的《水銀:伏間的女仵作》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一百零七章:水家鎮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