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投資的本質,就是投人!(第2/3頁)
章節報錯
“透過各項材料、資料分析。”
“我們可以看到,自從蔣維平接手天啟鋰業控制權之後,這家企業的內部狀況,一直在改善,內生長能力,已經居於了同行業領先位置,缺的,只是一個乘風而起的機會罷了,而‘泰利森’,就是天啟鋰業乘風而起的那一對翅膀。”
“根據天啟鋰業最近五年的經營資料,我們可以看到……”
“集團最大的成本支出,就是對於‘泰利森’鋰輝礦石的進口,且這個進口額度,呈現出同比每年至少30%的增長幅度,已經成了他們集團最大的負擔。”
“這是一家在行業沙漠裡,透過內部成本壓制,硬生生成長起來的企業。”
“再加上掌舵人優秀的經營、管理能力,以及戰略大局觀,這樣一家企業,我沒道理不看好。”
“再者,就因為大家對於‘新能源’,對於‘鋰電池’的未來需求爆發,存在著疑慮,行業發展,還出於朦朧狀態,我們才有這個機會,充分地利用手裡的資金,來獲得這個行業最優質企業的股權,以及相關優質籌碼,從而享受到未來的企業成長紅利,以及行業爆發紅利。”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在我看來,天啟鋰業加上‘泰利森’,在解決原材料成本問題後,在掌握全球最優質鋰礦資源後,就是蛟化龍的過程。”
“還有,行業資源話語權爭奪……”
“也許當前來看,沒有什麼用,但未來,隨著時代、技術的發展,也許就變得至關重要了,這並非是國家的事,也跟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
“就如同現在的鋼鐵行業現狀。”
“我們的鋼鐵產能,已經在全球產能中,佔比達到50%以上,然而整個產業鏈端的利潤,我們卻只能佔很小一部分,甚至受累於在原材料端,我們沒有掌握核心資源,沒有定價權,就算行業需求擴張階段,大家也只有微薄的利潤可賺,這就是沒有提前佈局,沒有前瞻目光的惡果。”
“‘泰利森’這家公司,在鋰礦資源端,不是一般的企業。”
“而是擁有著全球最優質鋰輝礦石的資源型公司,若非這一次,這家公司出現極端虧損情況,而行業又恰巧處在週期低谷,想要拿下這樣一傢俱有壟斷性質的資源型國外企業控股權,是基本上不太現實的。”
“所以,無論從投資角度,還是從宏觀戰略角度。”
“既然‘天啟鋰業’主動找上了我們,機會來到了面前,那就不能錯過。”
“當然,30億的投資額度,只是我對劉總所說的初步意向而已,真正算起來……憑天啟鋰業的體量,以及當前‘泰利森’的狀況,他們也吃不下這麼多資金,根據我的測算,最終20億資金,應該就足夠了。”
“畢竟,作為天啟鋰業收購‘泰利森’的直接競爭對手。
“諾克伍德雖然實力很強,但在未來行業前景朦朧下,對於‘泰利森’的併購意向,如果最終的收購成本超出太多,他們估計也很難承受,大機率會選擇放棄。”
“我覺得蘇總說得對。”聽完了蘇禹對這項投資的見解,一旁一直沒說話的黎夢應道,“投資的根本,還是投人,‘天啟鋰業’的這位蔣總,敢於賭上自己幾十年的積累,甚至將自己名下所有資產,都抵押給了銀行,拼死一搏也要促進‘天啟鋰業’對‘泰利森’的收購,應該是充分權衡了風險,有著對未來行業發展更深刻的認識的。”
“如果最終投資額,不超過20億。”
“對我們‘禹航投資’來說,儘管也是史無前例的大投資專案了,但在我們本質上非常充裕的現金流下,也根本傷及不了我們公司的根基。”
“所以,綜合來看……”
“這個專案投資,雖然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和不確定性,但還是值得一投的!”
“行吧!”見黎夢也站在了蘇禹一邊,何倩想了想,覺得蘇禹說的,也有些道理,最終也不由同意了。
而梁斌在三人都同意的情況下,發不發表意見,已經不重要了。
在投資的意見統一之後,接下來,眾人又討論了‘天啟鋰業’在接下來,可能提出的一些方案條件,以及如何在接下來,兩方的談判中,爭取到更合理,能夠達到彼此雙贏的投資策略。
最後,蘇禹請三人吃了飯。
然後,下午在機場送別姐姐,又應楊昊之邀,去看了錦湖集團在距離金融城不遠的濱***商業區,作為核心專案打造的一處奢華高階樓盤,花1000多萬,買下了頂層近400平的大平層景觀房。
“這房子,不錯吧!”
楊昊見蘇禹站在窗前,遙望著整個禹杭城,微笑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