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完全是另一種成就。

而這僅僅只是第一擊的開端罷了。

一切災難的緣由還是在半空中那兩道相撞的人影,諸葛正我與元十三限身上。

兩個身影從未停止交戰。

大三合得一的高手,如邀月憐星、燕南天、李沉舟,皆可輕易做到凌空虛度,而更上一層樓的諸葛正我與元十三限自然更不在話下。

而和諸葛正我不同的是,元十三限並未走向“空自在”的道路,他沒有自在的命,也成不了個自在的人。相反,他一身受到了限制,也勢要成為別人的限制,他為殺諸葛而成十三門神功,所以他才叫元十三限。

比如他現在這一手“一線杖”,便是一種以守待攻,將全身力量收束,等待對手力量轟殺降臨,便當即受到激發,將所有真氣力量匯聚一點反震回去的絕世奇功。

但從前的元十三限並不知曉,武功越多,反而越成累贅。他的武功成為別人的限制,他自己也被自己的武功所限,自在門的弟子得不到自在,這無疑是世上最大的諷刺。

這也是他成不了諸葛正我大敵的原因。

他的出招從來快,有力,強勁,技巧嫻熟圓滿,意境深遠悠長,至情至性,大愛大恨,每個部分都做到了完美無缺,有些奇思妙想,甚至令諸葛正我感到敬佩。但真正實戰起來的時候,總是無法兼顧招法與招法之間的境界,不是這邊差了一點,就是那邊欠缺一部分。

——而今日不同。

非常不同,完全不同,絕對不同!

諸葛正我驚訝的發現,元十三限的每一招每一式,竟然和以往是天壤之別。

一線杖、起承轉合神功、氣劍、勢劍、挫拳、丹青腿、一喝神功、仇極掌、恨極拳、大摔碑法、飛星傳恨劍、君不見劍訣、飛流直下,平地風雷、化影分身大法。

十三門神功仍是十三門神功原本的模樣,但此前見到的瑕疵卻再未能出現在元十三限的招式間隙之中,甚至漸漸招法脫離了招法,技巧脫離了技巧,彼此之間的差別、界限都給消融。

一線杖本來是御守於攻的奇招,可是元十三限居然自攻自守而自破自成,將本來反震而出的宏大力量,融入在出招之中,威力之大,竟至於令諸葛正我感到天地俱滅、無法招架。

氣劍、勢劍本來是以勢壓人、盛氣凌人而施展出來的“千個太陽在手中”,可是元十三限處於劣勢竟然也可使用,出人意料,逆轉局勢。

一喝神功,本來是某種以心神意志影響現實的神功,可是現在卻反而是從現實的種種交手,投射成心神上的攻勢,比如元十三限給了諸葛正我一拳之後,這一拳給予的傷害並不值得在意,但卻令諸葛正我回想到當日得知智小鏡嫁給元十三限時的心疼。

十三門大限的武功,本來是封閉、斷裂、完成式的。其中任何一門武功,都可令人開宗立派,成為一代宗師。

可現在,它們本來的圓滿和周全,卻全被元十三限本人給打破了。

它們再無限制,不是對手的大限,也根本不會是元十三限本人的限制。

它們的一招一式,都變得離奇,變得古怪,變得有時候可怕,有時候卻又毫無作用,光怪陸離,宛若徜徉天地、自由自在的鳥兒。

就是這個自在!

前所未有的狀態,令諸葛正我猝不及防,陷入被動。

“空自在的境界,我也達到了!”元十三限一掌轟出,將諸葛正我擊退,“秋心不似月,碧潭清皎潔。太忘身心,無佛無道,不費心思,脫生渡死,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諸葛正我被這勐烈如火般爆發出來的力量轟砸在地。

而半空之中,搖頭晃腦,面目魔怔,卻又“道”出這一連串似乎歌謠,似乎咒語般東西的元十三限雙手一撐,鋪天蓋地的力量投射下來,像是自穹頂籠罩下來的無形監牢,將諸葛正我牢牢束縛在原地,不得掙脫。

戰鬥到這時候,反而詭異的停止。但此前的餘波仍在,風還在刮,雷霆還在炸裂,山火還在縱橫,元十三限居高臨下地看向諸葛正我,諸葛正我昂首看向此生中第一次在他們交戰中佔據上風的師弟,元十三限輕聲道,“靜。”

他一出聲,天地驀然安靜,風停雷止而火消,世界在眨眼間從炸裂的狀態變得安穩祥和。

在這安穩祥和天地一清的時刻,元十三限和諸葛正我對視,靜得好像這一刻的對視可持續到世界的末日。

然後,天上下起雨來。

真是好大的一場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