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話”即將說出的關頭,慕容博卻伸出手指凌空一點,李忘塵已怎麼也發不出聲音來了,“噓,你若要口無遮攔倒也無妨,只是你周圍的這些朋友就不知道能活下來多少了……”

《劍來》

“阿巴阿巴阿巴。”

李忘塵眨了眨無辜的大眼睛,點了點頭,示意自己不會再胡說八道。

周圍這麼多雙耳目實在很疑惑兩人在打什麼啞謎,但即使是最聰明的黃蓉也絕對不知曉慕容家背後的故事,自然也猜不到兩人之間隱隱的默契。

慕容博收回手指,道,“我要你隨我而去,為我做事,這其實不算是威脅,更像是交易與邀請。小侄子,叔父我十分的重視你的天賦與能力,你為我做事,日後成就不可限量,怎麼也不算吃虧,相信你會做出理智的選擇,給出令叔父歡欣的答桉。”

李忘塵也忍不住點了點頭,“以叔父的武功,以現在的局面,願意紆尊道出這般言語,的確是對小侄極好極好了。事實上就是叔父不說,我也曾和表哥有過生死患難之交,我是怎麼也不忍心看他在權力幫浮浮沉沉、不由自己的。”

慕容博不知是信了還是沒信,只樂呵呵好似很慈祥般的笑道,“你若有此心是最好了,既然如此,那你便隨我離開臨安府這是非之地吧,今日你的朋友我也不會殺死,但郭靖、段譽、蕭秋水三人,我是要連同你一起帶走的。”

其餘人他可不用在乎,但郭、段、蕭三個畢竟是小三合圓滿級數的人物,各有神功奇遇,是放眼天下也不可多得的人才,青龍會需要他們,慕容博復國也需要他們,而此時此刻的蔡京更是同樣需要他們的“不在”。

慕容博殺不了李忘塵,便只有這樣做,也算是完成蔡京交代的事情——這老傢伙算不上青龍會的龍首,卻掌握天下權財,網羅眾多高手,青龍會也對他極為重視,慕容博多少要賣給他一個面子。

他口中說不作威脅,實則一言一語全是威脅,他不只是要用李忘塵這個人,更要毀掉李忘塵與同伴們多日經營佈置設計而成的局面。

李忘塵微微一笑,“叔父雄才大略,眼光高明,不過這提議在小侄看來,卻還該等上一等。”

慕容博眉頭一挑,“唔?”

李忘塵道,“小侄仍想要做完該做的事情再離開。”

慕容博哦了一聲,“什麼叫做該做的事情?”

李忘塵道,“這當然就是殺蔡京,扶持正道,挽救社稷。”

這話一出,幾乎等於是前面的一切成了廢話,連慕容博亦忍不住笑了起來,“正道?社稷?哈哈,你本來好像很聰明,但現在看卻又蠢了一些。你知不知道,說出這番話語,就等於是回絕了我的邀約,也等於是拒絕了自己的生命——這當然也包括在這樓子裡你所有同伴的生命。”

李忘塵搖頭道,“不,在我看來卻並非如此,接下來若有小侄長篇大論、暢所欲言的功夫,小侄就有一定的把握說服叔父,並且對叔父有益無害,因到了如此局面,若不能站在叔父立場論述,今日之禍難避。而相信叔父若有眼界,知道小侄此前種種成事,該會付出一定的重視。”

慕容博收斂了笑容,沉思片刻,道,“若你等下所言無物,將會遭受何種結局,你應當明白。”

李忘塵笑道,“叔父請拭目以待。”

慕容博端坐在椅子前不動不搖,直盯著李忘塵看待好一會兒,忽然長袖一揮,嘩啦啦,這一袖袍擺去、扯去,就好似颳起了一陣大風,直吹得是昏天暗地,周圍那些昏迷的、受傷的、受制的、對峙的人,一個接一個的似變成了風中的羽毛、飄零的樹葉,被凌空攝取,順著樓梯便捲動下了樓。

在這其中,僅有絲毫反抗能力的郭靖、蕭秋水、段譽三人,郭靖扎穩馬步,氣凝丹田,一張臉雖撐得通紅髮漲,卻尚能支撐,段譽給破了六脈神劍,捂著手指頭跌倒在地上,被吹得慢慢往下拖曳,蕭秋水早已昏迷,則跟著其餘人一同落了下去。

李忘塵笑道,“小郭,段譽,你們去樓下吧,不用擔心我的安危。說得難聽一些,你們留下也照顧不了我,何必白費力氣呢?”

郭靖嘆了口氣,鬆開力氣,慕容博冷著臉再加一袖,總算將他吹動,跟著一群人滾出最高的一層閣樓,這才落到了下面的位置——他心說這小子功力怎麼這般厲害,真讓自己折損了面子。

慕容博冷冷道,“我已步下了真氣,相信就算他們各個武功高強,可以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也決不能聽到我們的談話,現在你大可以暢所欲言,將所有不能說的都說出來了。”

李忘塵點頭道,“其實叔父所求,無非是將昔日的大燕慕容氏給重新復國,完成先祖的遺願,併成為如同朱元章、李世民、趙匡胤般的人物,是麼?”

本以為慕容博一定會露出志得意滿的得意笑容,但慕容博露出的笑容卻並無想象中的坦誠,而是一種苦澀的苦笑,“不,我的乖侄兒,叔父所想的並無那般自不量力,方盡天下,有心權欲之人,都須得有無上武學加身,如朱、李、趙三人,都有曠古絕今的武道造詣。而叔父越是在武道上成長,越是知悉自身的渺小,武道有成能有數百年壽數,但在茫茫歷史之中,大多數人在前五十年的修行下,便已臻至自身的巔峰,一百年左右的壽數,就將徹底止步,能夠在一百歲之上仍有進步的,只少林武當兩大派有扎穩根基的特別武功可供進步,但也至多精進一個境界,而到三百歲還能有進步的,迄今能為人所知的也不過是張三丰一個老道士而已。”

原來如此,李忘塵倏然恍然大悟,為何少林武當兩大門派,能夠成為天下武道不可替代的泰山北斗。

要知道,他所知所見的人物之中,學會武當少林兩派武學的人就不在少數。弱的如石觀音,強的似面前的慕容博,都通曉兩派武學,少林的七十二絕技,武當的太極純陽功,早已止不住天下強者的偷學,成為某種程度上的大路貨。

甚至連李忘塵自己都會幾手。

但武學這樣大路的流露出去,卻並未動搖到武當少林的地位,原來根本原因就是武當少林擁有某種可突破“壁壘”的辦法,可令八九十歲的武者仍有進步可能,這才能積蓄到眾多長老,形成龐大無比的勢力。

這就是每個武者都會遇到的武學壁壘、武道障礙。

而與之對比,就算是自在門、移花宮、逍遙派這樣的武學門派,一旦弟子在武道上無法足夠的熱心和努力,也將永遠停頓在某個境界,再不能精進了。

慕容博遺憾道,“時日今日,叔父我已年愈七十,武道於我而言,成為可看到得到未來,但怎麼也走不出一步的無形囚籠。武道受限,霸者一道同樣受限,我是註定成不了大國的開國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