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各家各派的修煉法,練到高深處,自然能有脫胎換骨的妙用,但沉墨的法門就妙在修行築基時,就能有類似的效果。

雖然效果不會特別明顯,卻也能提升根骨資質,修行起來,自然事半功倍。

但要做到以古音震動骨髓,便得九竅通暢且神魂茁壯。

所以竅動和養神,皆是為了換血做準備。

這一步步過來,可謂嚴絲合縫,環環相扣。

眾人不由歎服。

照著這三步走下去,即使資質普通者,也能成為江湖高手,而且後勁十足。

“此三境者,皆是修煉入門之法。可統稱為凡境。”

眾人深以為然。畢竟煉炁都不算,即使三步走完,也不能高來高去,稱之為凡境,倒是理所當然。

不過到了換血這一步,就需要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畢竟換血消耗頗大,一般的食物彌補不了換血的損耗,且吃多了還會對腸胃造成極大的負擔。

因此即使尋常人得到“竅動、養神、換血”的步驟,要想成為真正的修煉者,也需要投靠一方勢力,才能獲得充足的資源以及安穩的修煉環境。

窮文富武,自古皆然。

沉墨說完凡境,又繼續說了修行第四境。

第四境終於說到煉精化氣了。

倒是大家熟知的煉炁法門,不過經過了一些最佳化,可本質不變。最後沉墨以“思定則情忘、體虛則氣運,心死則神活、陽盛則陰消”十六字要訣來進行總結。

確實大妙,深合修行煉炁的關鍵訣竅。

而經過前三境的步驟之後,這一境實是水到渠成。

平常人感悟煉炁,還得碰運氣,甚至三年五載都未必成功。而且煉炁入門的時間越久,往後成就越有限。

可照著沉墨的說法來,初步煉炁將無任何阻礙,甚至積蓄真炁的速度能堪比一般的天才。

這一境沉墨命名為“養氣”。

接下來境界的講的是“以意領氣,使人體血脈和通,精足神完”。

這境界稱之為“引氣”。

乃是神氣合一,以意領氣,使得精氣神三寶形成迴圈,相輔相成地壯大。

引氣大成便相當於煉炁頂峰。

第六個境界叫做“通幽”。

幽者幽冥也,生死也。

這就是煉神前必定經歷的死關。

邁過通幽,便是煉神。

不過到了通幽這個境界,沉墨說得就很簡略,只念了一首詩,“活死人兮活死人,自埋四假便為因。墓中睡足偏湦灑,擘碎虛空踏碎塵。活死人兮活死人,活中得死是良因。墓中閒寂真虛空,隔斷凡間世上塵。”

“老師,我等資質低微,對這大道之歌難得其解,還請老師明示,這通幽可有方便之法。”有人詢問。

沉墨笑了笑,“倒是有辦法。”

眾人來了精神,有人詢問:“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