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外,設下一塊石碑。

上書“無憂界”三字。

“這是本派祖師所書,意思是入了此地,無憂無懼,能享清淨。

石碑旁還有一塊劍痕累累的石頭。

清塵子介紹:“這是試劍石,乃是本派弟子和來客試功力的地方。試劍石乃是天外奇石,能在上面留下一道劍痕,都是十分不容易的事。劍痕越深,代表功力越強。”

他指著試劍石旁邊的一把黝黑鐵劍,“這是用來試劍的。原本有兩把。其中一把在這裡。”

清塵子指了指試劍石上的孔洞,神情頗有異樣。

沈墨看過去,原來孔洞沒入了一把完整的長劍。旁人在試劍石上留下劍痕已屬不易,這人居然能將長劍沒柄而入,功力說一句通神造化,也不為過。

“此是何人所為?”

清塵子嘆口氣,“這是本派昔年一樁醜事,只是師長們,覺得也是激勵,才沒有將長劍取出,蘇公子想知道是誰,看這一面便知。”

沈墨走過去,看向另一面,只見試劍石上竟有人以手指留下石刻,筆筆如劍,

“天蒼蒼兮臨下土,胡為不救萬靈苦?萬靈日夜相凌遲,飲氣吞聲死無語。仰天大叫天不應,一物細瑣枉勞形。安得大千復混沌,免教造物生精靈。”

最後有落款:嶗山長青子。

沈墨注目良久。

清塵子以為蘇子清被震撼,他輕聲一嘆:“我雖然是龍虎山弟子,心中對嶗山長青子前輩也是敬佩得很,可惜斯人已逝。而如今嶗山內部,更生亂象,想來長青子前輩在世,必也恨恨。此是嶗山之不幸,也是我龍虎山之大幸。”

沈墨:“道長不掩好惡,令人歡喜。”

清塵子微微一笑:“蘇公子謬讚,你要不要試一試功力?”

沈墨搖頭:“不必了。”

他心想:“這當真是‘眼前有逼裝不得,早有我師在前頭’。”

好在他如今是蘇子清,所以低調一點根本沒錯。

沈墨同時對長青子不由腹誹:“你當初是來龍虎山替水月庵解釋的麼,怎麼都看你老人家是來砸人家場子的。”

幸好他沒有用沈墨的身份光明正大來龍虎山,只看龍虎山都不肯處理掉試劍石,足見鬱結之深。

至於他用道家綿掌殺白如鏡和那個坤道,即使龍虎山懷疑,也不會確定是沈墨,即使猜到,也會利用這件事對嶗山上清宮施加壓力。

反正虛虛實實,龍虎山再怎麼也猜不到,沈墨正以蘇子清的身份,光明正大在龍虎山上行走。

何況還有清塵子無意中替他打掩護。

清塵子見沈墨拒絕,根本不意外,笑了笑:“那我們往前走。”

廣場之上,建有云臺,那是給龍虎山一代二代中身份貴重的大人物準備的,除此之外,還有準備給來觀禮羅天大醮的外來貴客。

大約有十座,對廣場形成了半包圍。

偶有白霧飄過雲臺,更顯示出仙家氣象。

陸陸續續有一百零八位持劍道士進入廣場中,個個神完氣足。龍虎山第三代雖無真正的出類拔萃者,但中堅力量著實不少。

這也跟龍虎山的修行法有關,前三十年修行速度一般,到了後三十年,反而突飛猛進,勝過其餘門派的同輩資質相若者,並且根基紮實,突破煉神的希望,也比別派要大上一些。

而且故老相傳,龍虎山有引天雷渡天劫的秘術,使卡在煉神關口的人物,透過以渡天雷劫的形式“破而後立,死而後生”,來邁過煉神的關卡。

如此一來,雖說也是九死一生,卻比正常的煉神難度要低一些。

因此龍虎山產出的煉神數量,相較於別派要穩定一些,不至於出現斷層。

這也是數千年來,龍虎山能始終守住正道第一大派位置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