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嗡——

綿竹城外,四面蒙皮大鼓放在東城門兩側四座高臺,五百名執刀步卒列成兩隊排成方陣挺身直立,數十面漢軍戰旗迎風招展,使得這裡的氣氛都變得格外肅穆。

十二名軍號手此時站在城牆垛口處,他們將那巨大的號角託在手中,那雙清澈的雙眼緊盯城外沙塵四起處, 只待大軍先驅至此,他們便舉號吹奏。

鄧康與費詩兩人在縣衙寒暄一陣後,安排完城內城外所有迎接大軍事宜,他們便離開縣衙帶著一干官吏來到城外與將士們列陣等待。

拂拂——

秋風蕭瑟,使得漢軍戰旗獵獵作響,費詩與鄧康率領三十多名縣中官吏站在距離城門約百步位置的空曠地帶, 靜靜地等待著大軍的班師。

“嗯?”

陽光有些刺眼, 於是鄧康便抬起右手遮住光線微眯雙眼看向眼前塵土飛揚的地帶, 隱隱約約間有人影正在快速掠過向這邊奔跑而來。

“………”

那不是單獨一人,而是一人一馬,費詩雙眼看的仔細,那是自己麾下的屯長,看來大軍距離綿竹已經沒有多遠了。

嗒嗒嗒——

騰騰騰——

希律律——

只見眼前戰馬揚蹄猛踏大地,那響徹雲表的嘶鳴使得其他馬兒都交相低鳴回應,費詩不急不慢地策馬上前向其問道:

“丞相大軍現至何處!”

“距此處不足三里矣!”那屯長策馬而來,並向上前來的費詩高聲回應道。

三里地的距離,費詩算了算,然後調轉馬頭返回本陣,看著眼前迫不及待地鄧康叮囑道:

“大概還有兩刻鐘的時間,待先頭步兵出現在我等視野範圍,戰鼓與軍號再一起奏響。”

“嗯。”鄧康臉色激動,並朝著身後的傳令兵轉達了費詩的囑託,“傳令戰鼓手與軍號手,定要看準我部先頭步兵進入我等視野範圍內再一同擂鼓吹號。”

把所有應該安排的事情全都辦妥當後,他們就直挺挺地待在原處, 那激動的目光投向眼前的官道,這將會是非常難熬的兩刻鐘。

踏踏踏——

此時, 天色即將進入午後時分,他們還在道上向綿竹繼續前進著。

“報——”

忽然,前方來報。

“稟丞相,我軍距離綿竹已不足二里!”

坐在四輪車內的諸葛亮面露喜色,他笑眯眯的點了點頭,掌中的羽扇輕輕一揮,令其下去通報全軍可以提提速了。

“唯!駕!!我軍距綿竹已不足二里!丞相有令,全軍提速前進!”

先頭步兵得到中軍的命令不敢耽擱,雙腿的邁動幅度開始變大,而且踏步頻率也比先前正常走路快上一倍。

踏踏踏——

他們走在這條官道上如履平地,而這片地面也在回應著這群凱旋的大漢將士們,那“踏踏”作響的腳步聲,使得這支軍隊的精氣神又提高了一個檔次。

很快,過了大概兩刻鐘的時間,先頭步兵望向眼前的場景,那隱隱約約的石牆讓他們心生激動之情。

再向前挪動約二十多步,一座不大不小的城池剎那間映入眾人眼簾,眼前還有烏泱泱一大片的人馬在城外等候。

嘩啦啦——

忽然, 又是一股風席捲而來, 綿竹城的漢軍戰旗與主力部隊的戰旗同時飛揚, 這群守在城外的不是百姓,是縣裡的守兵。

不過,鄧康也不想冷了百姓們的心,於是便下令所有百姓皆可在城內主道兩側等候北伐大軍的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