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太極殿東堂,曹叡此刻就坐在上座龍椅揉捏著太陽穴,看來他的壓力要比現在所有文武的壓力都要大。

“臣曹真拜見陛下!”

“子丹叔父,私下之間就免此禮節罷。”曹叡抬起左手向其揮了揮,然後示意讓他坐過來說話。

緊接著,左右虎賁羽林都被曹叡屏退,並把東堂房門牢牢關好,聲稱在大將軍沒出門前,誰來都不見。

“………陛下,文烈之死,的確出乎意料之外啊。”曹真終於顯露出他那悲痛的表情,“這麼多年,彼爭功好勝,卻沒曾想……”

說到此處,曹叡也忍不住心中的哀傷,那眼角的淚水再度迸發出來,大魏失去了一個能當重任的大司馬。

“叔父,朕自即位以來,從未想過有今日之事,文烈叔父的死,對於大魏是個極其慘重的打擊啊!”

“陛下,恕我直言,文烈雖死,但這也意味著大魏內部政權開始鬆動,四大輔政之臣已失其一,哎!”曹真不禁搖了搖頭長長嘆息道。

曹真、曹休、陳群以及司馬懿都是曹丕當年留下來的輔政大臣,如今曹休已死,對於皇室的衝擊可以說的上是相當巨大。

他的這句話,也不由得讓曹叡想到一個人,那就是被武皇帝稱之為“鷹視狼顧”的司馬懿,此人也參與了石亭作戰。

“司馬懿暫時領兵坐鎮淮南如何?”他清楚這個人的能力,手段老辣果斷,而且本次作戰增援也相當及時,讓他暫領淮南軍務應該不成問題。

其實曹真怕就是怕在這裡,司馬懿一直都是大魏的內部隱患,曹叡這麼說,他心裡的那根弦不知不覺再度緊繃起來。

“陛下,司馬仲達雖有大才,但武皇帝、文皇帝對其多有提防,若是用得好,那必會是我大魏利刃,反之會傷我肺腑直至要害……”

“朕明白……”曹叡點點頭,他知道曹叡的意思,“先使其坐鎮淮南,待淮南局勢穩定後,召其回洛再換主帥。”

既然要用司馬懿,那麼就得讓他的能力在關鍵位置上得以顯現出來,否則豈不是荒廢了他這麼一個智略大才?

不過問題又來了,司馬懿暫時節制豫州之地,那麼繼他之後又該讓誰去頂替呢?

“待司馬懿回朝後,以滿寵為將坐鎮淮南,並授其節制揚州諸軍事之權即可。”曹真還是沒有改變他的想法,認為滿寵才是真正適合南方戰場的最佳人選。

至於王凌,他身為太原王氏的子弟,在朝中多有黨羽支撐,但其並不是最合適的人選,至少與滿寵相比,他的態度就不是最合適的。

早在曹操征戰四方時,滿寵就主動投效其陣營麾下,併為其出謀劃策、走南闖北,為大魏的奠基條件立下曠世奇功。

而他王凌早年只不過是驍騎將軍麾下主簿,如何與滿寵的忠心耿耿相比較?更何況,寒門出身如何與世家出身相比?

如果想要靠鞏固國家統治,世家可以用,但不能過於依賴他們,所以就要發展一批寒門子弟來輔佐自己。

滿寵恰恰就是沒有背景的老臣,第一他的資歷老且才能出眾;第二他的背景不過寒門子弟;第三他對大魏忠心耿耿。

就憑這三點,讓滿寵鎮守淮南有什麼其他的問題?而王凌背景是太原王氏,誰知道到任後會發生什麼情況。

“原來如此……朕當真是受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