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曹真的安排(第1/2頁)
章節報錯
“什麼?!大司馬去矣!!”
“這……大司馬居然死矣……”
果不其然,這個訊息的確是令朝野震驚,曹真站在群臣中間環顧四周,哀傷、悲痛、抽泣之象接踵而至。
尤其是坐在龍椅上的曹叡,他的反應是最強烈的,本來胸中怒火未平,卻又遭了這等令人悲痛欲絕的事……
這群魏國皇室宗親們無不感嘆悲傷, 曹休可是被武皇帝譽為“曹家千里駒”的人,而這匹千里駒怎麼會馬失前蹄?
只見曹叡眼角之間潸然淚下,或許只有身旁的宮人與宦官知道曹叡在這朝堂之上流下了眼淚。
“………”他的表情沒有表現出悲痛,也沒有任何多餘的哀傷之態,而是藉著擦汗的由頭,將眼角的淚花擦去。
站在這殿陛之下的曹真觀察入微,這個侄子的忍耐與心氣著實讓人值得刮目相看。
“陛下!此刻並非哀傷之時, 如今我軍新敗, 且大司馬去世, 淮南前線不可一日無帥,還請降詔另選主帥坐鎮淮南!”
忽然,大鴻臚劉曄這時手持玉笏走上前來向曹叡提醒有關選拔主帥頂替曹休位置的事情。
他說的有道理,這個時候不是悲痛哀傷的時候,此時淮南前線三軍無帥必會引起混亂,那該派誰去擔此重任好呢?
“臣請前將軍滿寵出鎮淮南為將!”這時,曹真思索一陣走上前來向曹叡提議道。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議論紛紛,對於前將軍滿寵的能力眾說紛紜,有說他乃酷吏出身,少經戰陣,不可大任。
也有說他文武兼備,在此次石亭之戰中表現突出,與賈逵共同阻擊陸遜伏兵,應該可以勝任。
但聲音最大的還是轉任揚州刺史的王凌,諸多文臣稱他才德兼備, 在青州時治理有方,此戰又及時增援, 可堪稱大任。
一時間,朝堂之上居然相持不下,以曹真為首的武將都推舉滿寵為淮南主帥;以董昭為首的文臣都主張王凌當主帥。
而曹叡此刻正煩在心頭上,索性直接退朝,並叫曹真去東堂與他一面,這件事情要好好處理。
“………”
已經被忽視多時的劉曄心裡早就把曹叡罵了個底朝天,當斷則斷,不斷必亂。這點道理都不懂,還當什麼明君!
站在大殿中央的曹真雙眼瞥向身後的張郃,二人互相對視一番後,他又轉身向滿朝文武高聲喝道:
“都嚷嚷什麼!大司馬病逝,陛下哀痛欲絕,更換淮南主帥一事,待老夫與陛下商榷後再做計較!”
說罷,張郃這時帶著一班武將轉身離開了這裡,只留下一群文臣傻呆呆地留在原處面面相覷。
其實有些人都清楚,提出讓王凌去淮南坐鎮的那些官吏基本上都是與其交好的黨羽,所以這就不能主觀臆斷。
之所以曹叡直接下令退朝散會,是因為他還沒有準備去迎接這麼大一個難題, 曹休的死, 是否代表宗親的衰落?
“還愣著做甚,走罷!”
只聽劉曄那擲地有聲地叫喊,整座式乾殿都縈繞著他的話語,所有人被他的這聲喊叫提醒,都紛紛轉身離開了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