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丞相,幼常之事……(第2/2頁)
章節報錯
事實上的確如此,一員合格將領的誕生往往是要經歷基層訓練培養,在戰場上久經考驗一步步走到頂端。
而李休卻與這些同級低階將領們的起步點卻是完全不一樣,他抓住了機會,充分地發揮自己的實力,這才是不同之處。
所以,趙雲想借著這個機會想向丞相提出一個要求,那就是把李休也納入到著重培養的人才序列當中。
如今大漢的新一代的將領也已經成長起來,諸如像:王平、廖化以及袁綝等人。
雖然本次北伐廖化沒有作為參戰將領出徵,但他的忠孝之名卻是名揚四海,諸葛亮想把他作為著重培養物件來調教。
………
很快,李休隻身匹馬飛奔至此,守在院外的執刀見其策馬趕來,連忙牽著他的戰馬送到馬廄當中。
希律律——
“有勞。”
踏踏——
只見李休手扶馬鞍翻身下馬,將手中韁繩交給前來迎接的步卒後,他順著燈火徑直走向院內。
府中大門敞開,裡面燈火微弱,但可以看得見那裡有個人影在左右徘徊,李休走近門前,諸葛亮正皺眉撫須不知道在思考著什麼。
他整了整衣衫勁袍,掌中佩劍解下交給守在府門的執戟,然後走上臺階來到門外向裡面的諸葛亮拱手拜道:
“末將李休,拜見丞相。”
“………哦,孝然來矣。”諸葛亮聞聲轉身望向門外,他那張佈滿愁悶的臉龐頓時露出一絲笑容,“且進來說話罷!”
踏踏踏——
靜謐的夜晚當中,李休的雙腳踩在府中的地面顯然有些格格不入,但也顧不得這麼多了。
還沒等他走到丞相跟前,站在正堂桌案旁的諸葛亮便揮著羽扇示意讓其坐到他的右手邊。
二人同時落座,今晚叫他前來不是為了他的事情,而是為馬謖的事情而來,聽聞其重病不起,這使諸葛亮很是揪心。
“幼常當下病情如何,軍醫如何說的?”
“哎……末將不瞞丞相,聽軍醫言,幼常公脈象紊亂,氣血不足,臉色煞白,似有性命之憂。”李休表情凝重,對這件事情他比誰都上心。
聽到這個訊息,諸葛亮心頭一緊,他那剛放輕鬆的臉色又是憂愁緊張,這個學生是在以性命來換取他的原諒啊。
“哎,此乃亮之過也。”他這時放下羽扇深深自責道,“若當初聽眾將之言,另使別將率軍出陣街亭,便不會生出這等事端。”
說到底,馬謖原本是將死之人,若不是隴右洪災一事,給了馬謖一個生的機會,恐怕這個時候他早就成了冢中枯骨。
可生的機會又有何用?把自己的生命全部燃盡透支,到頭來就換得將功抵過的回覆,這根本就不值啊。
李休的想法就比諸葛亮想得複雜許多,他要藉助馬謖的力量來替自己辦一些他辦不了的事情。
介於他益州蜀郡李氏未來繼承人的身份,所以有些事情他不能做,但他卻必須要做,這個時候就得找外人來替自己去實施這件事情了。
所以,馬謖無異於是最好的選擇,但他生命危在旦夕,如果沒有好的治療方法,那他就只能乾等死去。
“丞相,末將以為幼常之事完全能以將功折罪之名遮過去,並使其賦閒在家休養身體,待康復後再歸於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