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章 朝爭內鬥糾紛不斷(第1/2頁)
章節報錯
“此戰得歸,君必平步青雲,然卻少不得派系之抉擇,之所以與汝言語此事,是因公身為川人,難免會受到朝中官僚衝擊也。”
馬謖忽然挪動身子靠近李休,在他眼裡,政治鬥爭要遠比沙場廝殺更為可怕,因為那些勾心鬥角的文官們巴不得要壓制武將來抬高他們的地位。
至少先前他也是這麼想的。
但經過這場戰事,馬謖的思想與意識開始有了與先前不同的轉變,所以針對李休這位新交下來的“摯友”,他要好好報答對自己的恩情。
李休聽罷,他的腦海中瞬間回想起他在現代時曾經翻閱過相關古籍與資料。
根據三國中的政治內鬥,其中魏國是以司馬家族從中挑起政變,而導致魏國實現了權力過渡,但流血死亡事件要與前三次的淮南叛亂相呼應。
吳國和蜀國(季漢)則分別是孫權晚年昏聵,選立太子致使東宮之變爆發,內政極其混亂。
劉禪對宦官黃皓言聽計從,諸葛瞻與姜維不對付,致使文武矛盾徹底激化,從而導致蜀國不能團結一心共同發展國家。
實際上,蜀國的滅亡不僅僅是政治文武不協調,而且還有連年戰爭的主要因素,如果第一次北伐取得相當戰果,後續的進展將會發生歷史性的轉變。
但李休表情此刻意味深長,那雙眉緊鎖的狀態也讓馬謖感到理解,畢竟他沒有身涉政治,對這些有些迷茫也很正常。
“參軍,當下荊州派系、東州派系以及益州派系之間聯絡能否與休說上一說?”他表情微變,臉上露出頗為嚴肅的神情。
見他神情嚴肅,態度也是極其認真,馬謖先是愣了一愣,表情也從驚訝向鎮定過渡轉變。
“荊州派系所屬官吏乃丞相、魏延、高翔以及謖等當年由荊州入川之人;東州派系官吏是以吳班、吳懿等在劉璋時期由中原至川中之人;益州派系便不用多說,孝然亦該清楚。”
李休點點頭,這些和曾經他看過的記載別無二樣,但他有個疑惑:那就是李嚴身為荊州南陽人,他所屬的派系應該是東州派系還是益州派系?
在有些人的認知當中,李嚴與諸葛亮爭權,他代表的應該是益州派系。
可疑問又來了,他身為荊州人卻與那些東州派系的將領交好,甚至在劉璋時期,吳懿、吳班等這些中原將領和李嚴交往甚好,他的所屬到底是哪個派系?
這個問題算是問到點子上了。
馬謖對於李嚴這個人的態度分為前後兩個時期:
前期入川時,李嚴與法正等人歸順劉備,他的品行與能力得到先帝的讚賞,馬謖也曾與其交往一二,印象很好。
後期劉備在白帝城駕崩之後,諸葛亮主掌大權,李嚴與其逐漸產生間隙,馬謖與他的交往自此中斷。
並且由於大量東州人轉投荊州派系,使得他直接加入到益州派系中,與楊敏、姚伷、楊戲等人站在同一陣營。
“現如今,光祿大夫來敏亦有轉投益州派系之勢頭,出征前彼曾極力反對丞相北伐,卻被丞相訓斥而暫閒在家。”
來敏這個人活得時間長,心眼城府很深,要是一般人來看還真看不透他,不過他的態度卻很明顯——消極怠戰。
盯著眼前燃燒的這團熊熊火焰,李休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中也生出烈光,彷彿他的內火直接從眼中外放出來。
其實聽了這麼多,他能夠確定的有兩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