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 早朝風波(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他們也是習以為常,從出生到現在都生活在這個高溫地帶之中,可今日的天氣卻著實讓人感到萬分難受。
眾人駐足於此,他們的頭顱與身體不由自主地向下傾斜,握在手中的笏板放在掌心,然後向前一拱。
“臣等參見陛下!”
話音剛落,文武百官雙手緊緊握笏板於身前,然後身體前傾約九十度的角度,這是對眼前這位皇帝最基本的禮儀。
坐在龍椅上的劉禪每日都要受百官如此之禮,他都已經習以為常了,於是便按照往常一樣,右臂緩緩伸出向眾人示意。
“諸卿平身。”
時年二十一歲的劉禪,卻依舊沒有褪去青年的稚嫩,那讓人感到青澀的聲音環繞著大殿樑柱。
這不禁令他們產生思考,大漢交給這樣的君主真的合適嗎?
“謝陛下!”
李嚴與陳到兩人幾乎同時回應,身後百官也都隨之而答,緊接著眾人再緩緩起身。
這一輪操作下來,早就把他們累得大汗淋漓,而且半個時辰在殿外等待,群臣喉嚨早就已經幹得直冒煙。
所幸,這麼長時間的等待沒有白白浪費,現在已經是早晨卯時初刻,太陽早就已經升到天空。
但為什麼他們會這麼熱,還不是因為南方天氣溼熱,早上雖然溫度不高,但人一多卻顯得格外燥熱。
只見劉禪坐在那裡猶如芒刺在背、如坐針氈,但卻又不得不坐在那裡,他的表情與臉色依舊如此。
“朕聽聞丞相率我大漢十萬軍連克隴右三郡,且又擊退魏軍四路人馬。”他沉默片刻,然後抬起眼睛望向大殿群臣,“此事可是真的?”
說罷,只見董允走上前來雙手緊持笏板向劉禪稟奏道:
“啟稟陛下,丞相此戰大勝,擊退魏軍四路人馬,殲滅並俘虜共兩萬餘人,此可謂大勝!”
“哦?董中郎此言倒不見得罷?”李嚴這時忽然露出一絲狡黠的目光斜睨於他,“某聽聞我軍死傷慘重,付出相當代價才擊退魏軍十萬之敵。”
這本應該是極其令人感到高興的訊息,但卻被李嚴一頓陰陽怪氣,場面頓時變得陰沉冷凝下來。
當然,朝中重臣商議國事,卻也繞不過派系之別,李嚴此言一出,則是派系對立的徵兆。
不過董允身為荊州派系的元老級人物,他可不會慣著這群只會窩裡橫的益州派系的官吏。
“中都護所言雖是,但大漢於隴右立足,此乃普天同慶之事!若非丞相統軍有方,分兵面臨強敵層層阻擊,豈能有今日之果!”
素聞董允剛直威嚴,今日一見果不其然。
但現在並不是和這群荊州人打嘴炮的時候,由於諸葛亮北伐順利,拿下了隴右三郡,李嚴再怎麼多嘴反駁,也只能是在傷亡下手。
而此時身為武將代表的陳到見兩人吵得不可開交,於是便開口阻止道:
“同朝為臣,何必如此咄咄逼人!中都護,君為先帝所倚之臣,豈能如此小肚雞腸?
董中郎素來威重令行,然中都護地位尊顯,君此番言行乃不合禮數,二位各有過錯,互退一步即是!”
不愧是追隨劉備將近三十年的老將,說話就是有底氣,不一會兒就鎮住了整座大殿的官吏。
而李嚴與董允兩人聽完陳到的訓斥之言,又不約而同的看向上面的劉禪,深感慚愧,於是便向劉禪致以歉意。
可見,諸葛亮不在朝中,李嚴一家獨大、專權驕橫,根本就不把他放在眼裡,除了背後捅刀以外,別無能耐。
但李嚴在迫不得已向劉禪致以歉意的同時,又下意識地用餘光掃向另一處的陳到。
明明他歸自己麾下統領,卻怎麼感覺對方才是自己的上司呢?這讓李嚴不禁對他產生了些許間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