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上朝覲見~~”

嗡——

咚咚咚——

俯視這廣闊的成都平原,蜀中大好河山盡收眼底。

深入季漢王朝的都城,市井街巷熙熙攘攘、人頭攢動。

府城巡卒、皇城御林、城防守軍,這三大支主要軍隊在今日不知為何忽然齊聚一堂。

街坊傳聞,丞相諸葛亮率領蜀中十萬大軍北定隴右三郡,擊退四路魏軍來犯之敵,使敵大將軍曹真鎩羽而歸。

當然,這個傳聞訊息並沒有被官府所制止,而且還極力宣傳這個令人激動人心的訊息。

其言外之意就是——大漢中興有望。

走進成都皇城,大漢文武百官聞聲而起,彼此之間緩緩挪步上前,這是對皇帝的尊重。

而站在殿陛石階上的太監黃皓則是翹首高傲地斜睨著這群文武百官冒著炎熱天氣走上石階的模樣。

這是他每天唯一一次能夠站在這高高在上的石階向下眺望著這群藐視自己的文武百官。

踏——

踏——

伴隨著號角與戰鼓聲,他們井然有序地走上石階,即使是冒著如此燥熱天氣,他們也不敢有半刻停歇。

人與人互相擠在一起,本就炎熱的天氣使得他們汗流浹背,就連朝服衣領都被兩頰流淌下來的汗水打溼。

抬頭望著那片湛藍的天空,僅有一層雲朵在空中向北飄蕩,剩下的就只有那個碩大的太陽。

驕烈似火,燥熱難耐。

走在文武百官最前頭的為首官吏是時任中都護的李嚴。

跟在他身邊的官吏還有侍中費禕、虎賁中郎將董允、輔漢將軍張裔等人。

這些官吏大多都是益州與荊州兩大派系的重量級人物。

平常上朝議事的人數基本都控制在百二十人左右,可今日卻多達二百餘人。

不僅各府長官都親自過來參與此次朝事,而且就連南中、永安兩大都督都齊至此處。

但由於尚書令陳震此番尚在吳國與孫權磋商北伐之事,所以文官這邊只能由前任尚書令李嚴暫領。

步入大殿之內,文武百官們紛紛止步於殿門旁,並且還有一群小黃門踩著小碎步走上前來侍候他們脫下鞋子。

待衣裝整理完畢後,中都護李嚴帶著他身後文臣、陳到則是帶著他身後武將同時走向劉禪所坐高臺殿陛之下。

放眼望去,這座宮殿頗具川蜀風格,有種古樸典雅的感覺撲面而來,但卻又不失恢宏之勢。

但是,坐在龍椅上的皇帝卻與這座讓人震撼的宮殿產生了強烈的衝擊,宮殿原有的霸氣,看到眼前的皇帝卻有種憋屈的感覺。

當然了,如果坐在龍椅上的不是劉禪,是劉備坐在那裡,效果肯定與現在這個情況大相徑庭,甚至根本不搭邊。

踏踏踏——

滿臉天真與不諳世事的劉禪坐在御案前,果然與這種嚴肅恢宏的場合顯得格格不入,但誰讓他是季漢王朝的皇帝呢?

群臣順著宮殿之中排列整齊的燭火走到彼此應該站的位置,那火光沒有任何間斷地照在他們的臉龐。

本就燥熱的天氣,又是人擠人堆在這裡,遇上週圍燃燒著的明火,讓人幾乎感到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