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章 魏帝之風度(第1/2頁)
章節報錯
輦轂之下,眾武將皆恭敬致其以軍禮。
然而介冑在身,無法向皇帝施以全禮,只可挺身立於原處,身體微躬向前,雙手緊緊抱拳向眼前扶在車軾旁的曹叡致以軍禮。
“臣等參見陛下!”
這六個字說出口來鏗鏘有力,聽得站在車軾旁的曹叡都有些萬分震撼,當看到曹真與張郃二位老將跪在眾將身前,他便連忙轉身走下車駕。
“陛下……”
左右侍從見曹叡欲下車駕,於是便匆匆把放置在車輿中的車凳抽了出來放在地面上,然後兩人分別攙扶著他的左右兩臂使其平穩下車。
踏——
踏——
踏——
一步接著一步,曹叡踩著車凳連下三步,當雙腳接觸到石板道時,“嗒嗒”的聲音從他耳旁徐徐傳來。
藉著緹騎與執戟手中火把所散放出的亮光,曹叡表情毅重,但走到曹真與張郃面前卻變得感性。
這或許就是帝王之相,在舉止中得體,能夠隨時把控住心情態度與面目表情,這也是史書上對他的加分項。
《三國志》陳壽曾對曹叡有這樣的一個評價記載:
“明帝沉毅斷識,任心而行,蓋有君人之至概焉。於時百姓雕弊,四海分崩,不先聿修顯祖,闡拓洪基,而遽追秦皇、漢武,宮館是營,格之遠猷,其殆疾乎。”
在史書中記載,他的才能可以說是較為出眾的,並且在位時曾下令滅亡公孫淵所建立的燕國,使得混亂的遼東在他執政時期徹底得以統一。
回到現在,只見曹真的頭顱仍然朝著石板路下,並沒有抬頭看向走過來的曹叡,如果那樣這是對帝王的不尊重。
“大將軍,右將軍,諸位將軍且起身罷!”走到曹真跟前,他俯身攙扶其雙臂,然後又對眼前眾將頗為敬重地說道。
曹叡相貌堂堂,有英主之相,且行為舉止、談吐言語皆有不凡之處。
自文皇帝曹丕駕崩後,身為同族兄弟的曹真一心一意輔佐其侄曹叡,可謂是嘔心瀝血、披肝瀝膽。
當其話音剛落時,眾將都不願先起身,而是等曹真起身後他們再一同起身。
要知道,曹叡敬重曹真這個長輩,軍中將領崇敬他這個大將軍,所以沒有什麼君主心中忌憚之說。
“謝陛下。”曹真見眾人不起,他心生惶恐地站起身來,“陛下不遠千里親赴此地,臣等惶恐。”
緊接著,身後眾將也都紛紛站起身來,但他們的氣勢卻遠遠沒有當初出征時的豪邁,相反多了一些悲涼。
站在曹真面前的曹叡聽著他的苦水難言,心裡也盡是同情苦澀,雙眼錯開眼前曹真望向其身後將領,滿是淒涼酸楚之景。
而身旁的張郃表情雖然凝重,但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得到,他們的精神很是疲憊。
今夜而至,是因為曹叡聽聞前線戰事反覆拉鋸無法分出勝負,他就想著親臨此地能夠振奮大軍士氣,卻沒想到在途中得到了隴右三郡全失的訊息。
晴天霹靂來的是如此之快。
但城池既失,主力卻仍然還在,這只不過是一時之敗,兵家常言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更何況此戰漢軍死傷慘重,而魏軍不過傷筋動骨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