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書友們的打賞,加更三千字大章)

由於目前道術手段,太過低微,外力增長法力的法子,終是不可取,師徒二人討論許久,只得放棄。

二人雖名為師徒,實則亦師亦友,常龍雖得道年長,修行經年,但終究是野路子,屬於自修自悟,許多東西也是煉的雲裡霧裡。

劉樵法力淺薄,入道年短,對於修行界的瞭解極其匱乏,全靠常龍講解。

不過劉樵修行玉虛秘術,乃三教正統,雖不過是教外別傳,只能算玉虛宮最淺薄的法門,但放在外界,卻是一等一的妙法。

加上姜尚講過得一些修行關竅,劉樵也算是眼光高明,見解獨到之人,所講解的修行往往能直指精微之處,也令常龍解開許多疑惑。

尤其是一些玉板仙書對練氣的闡述,對經脈,竅穴,人體內部構造的精確註解。

以及劉樵自己的經驗,那怕沒有傳授法門,僅引用一些,便解開了常龍許多困擾數十年的問題,也令常龍受益良多,糾正了一些修行錯漏之處。

而常龍則把自己得道數百年以來摸索的修行經驗,法器,靈根,丹丸的作用來歷,以及一些傳聞,秘辛一股腦講述給劉樵。

師徒二人在南山洞中,論道煉法數月之久。

晨時,共登崖頂,趺坐高臺,觀日出雲海,修行練氣。

中午,則各取兵刃,如往常一般,比劃拳腳,器械,交流武藝,這期間常龍的武術得到劉樵系統化指導,可謂進展迅速。

下午,劉樵則外出採藥,常龍則躬耕藥田,卻是師徒二人新開闢的,打算種些仙草奇葩,日後燒煉金丹。

暮時,則挑燈夜讀,由劉樵教授常龍道經,以及識字讀書,或是互相問答,談論玄機道法。

如此這般,不管師徒二人內裡心思如何,至少表面是一派和氣,彷彿真有幾分濡沫之情。

……

轉眼之間,又過了半年,距離劉樵上山修行已有兩年出頭,收常龍為徒也堪堪有一年時間了。

這一年,劉樵頗為勤奮刻苦,十一個月便修成一年法力,加上原先的,總共已有兩年法力再身。

雖然還是法力低微,但每年皆有進步,而且兩年法力便增了兩歲壽命,也是可喜。

如果他本來能活六十歲,如今即便不在修煉,他也能活到六十二歲。

如果練氣士一直不曾懈怠,年年刻苦修行,再無災無劫,那麼理論上說,活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爛,也是可以的。

但是天亦有劫數,何況是人?不成仙,不修成萬劫不磨,終為螻蟻之輩。

雖然長生不老,但這只是窯頭土坯,一朝大雨磅礴,便能沖垮,只有經歷諸般劫數,三災八難,內修清靜,不惹是非,外行功德,天人相濟,才是火種金蓮,泥沙練成青磚,不懼風雨。

不過這一年中,除了法力的進步,道術也日漸熟練。

經過常龍的詳細講解,劉樵才明白,原來這煉氣士自身的手段,分為道術,與神通兩種。

道術者,道中得一術也,本身是極為博大的,其實前古時期,道術是極為粗糙的。

遠遠沒有後世那麼花裡呼哨,固然沒有後世那麼玄妙靈通,但優點極為明顯,前古道術,看似極為粗糙,但幾乎就是大能對道的理解。

如五行大遁,粗淺時,便只是五種遁術,但煉到最後,便是五行大道,吹口仙氣,瞬間變化金山一座,掐兌金決,渾身如金鐵,刀槍不入等等。

任何道術煉到高深處,都能在元神中煉就符印,可以瞬間施展。

那具體要練到多高深,才能徹底悟透,煉成符印呢?

其實也沒人為這個做劃分等級,只是劉樵自己假設了一些道術修行階段而已。

分為四等,以五行遁術為例,初入門徑,就是此前劉樵才開始修行土遁術一般,掐訣唸咒比較生疏,緊張便會出錯,甚至有時候時靈時不靈,施法完成需要十幾息時間。

爐火純青階段,法咒印訣,瞬間掐好,捻沙一灑,順息飛騰,而且基本不會出錯,一息時間即可完成施法。

大成階段,就是隻需一掐訣,條件反射便能頃刻遁走,封神中,能從一些陣法中,或是被神火焚燒之時,頃刻化虹而走的,都是這個層次。

最後一個階段,便是圓滿階段,練成五行符節,與元神合一,不僅能頃刻施展,還能化出各類變化,指石為金,花開頃刻等等。

此時可謂技進呼道矣,所以這個階段的道術便是神通,封神之中,少有神仙能煉到這個地步,只有聞太師,陸壓等寥寥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