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局的比分在短短的一分鐘內,從2:2變成了4:2,王超連續得分。

正如羅九所判斷的,王超在他自己的發球輪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接著是羅九的發球輪。

又是一分鐘過去,比分變成了3:5。

這一次,雙方一人得了一分。

王超再次拿到發球權,在接下來的一分鐘裡連續得分,把比分變成3:7。

羅九拿到發球權,這一次他打得很慢,很多思考,很多小動作,拖延了不少時間,最終用了兩分鐘時間,竭盡全力將比分拉回到5:7。

他在自己的發球輪終於再次得了兩分,但他看起來已經用盡了所有的手段。

比賽的程序開始慢了下來。

因為當王超持球待發時,原本已經做好接球準備的羅九忽的從微蹲狀態直起身來,舉手做了個稍等的姿勢,他連續深呼吸,然後對裁判歉意一笑,繞著自己的半場又跑了一圈,才重新回來。

裁判有一個很細微的皺眉動作,卻並沒有什麼多餘的表示,因為裁判也知道,這是決賽,而且極有可能是今年迄今為止最精彩的一場比賽,這種局,大家都願意等待,只為了看到最高水準的對決。

所以哪怕他知道羅九有表演的痕跡,但他默許了。

事實上,裁判雖然看得出羅九在拖延時間,但並不知道羅九為什麼拖延時間。

他以為羅九是在思考破局的辦法,但其實羅九什麼也沒想,他只是單純的在休息。

他有些撐不住了。

從這一局開始,他發現每一分都來得如此艱難。

如果把這場球看做一場馬拉松比賽,那麼他就是那個在開局階段被對手引誘而提前衝刺的人,他跑在馬拉松隊伍的最前方,看起來很風光,但其實沒有什麼意義,因為他消耗的是自己的潛力。

如果不想在最後階段被對手反超,他就必須要找機會重新補充能量。

王超發球,高拋。

羅九擺短。

王超臺內挑打。

羅九擋住。

王超正手再打。

羅九推擋。

王超反手臺內速擰。

羅九反手彈擊。

王超再轉正手爆衝。

羅九臺內強懟,懟了個空,再丟一分。

5:8。

王超做好發球準備。

羅九卻用手指了指球桌表面,示意工作人員擦一下桌上過多的汗液,隨後退步,繫鞋帶,再繞場半圈。

對於他所有的小動作,無論是裁判,還是他的對手王超,都選擇了安靜的等待。

就連何敬平和孫天龍坐在觀眾席上都一言不發。

事實上,對於這些職業比賽中司空見慣的拖延小招數,世界乒壇向來褒貶不一,而職業選手們也向來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

如果是一個剛剛接觸乒乓球的外行球迷,看到這樣無止境的拖延,第一反應其實是會有些反感的,因為會本能的覺得這種行為很沒風度,有些輸不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