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奧運會(第1/4頁)
章節報錯
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本屆奧運會舉辦地。
作為一項體育賽事,奧運會有著其他任何體育類相關活動都無法比擬的獨特地位,它週期最長,規模最大,耗資最大,參賽人數最多,賽程時間最長,場面最大,重視程度最高,等等等等,諸如此類的“最”,還可以舉出幾十上百個出來。
它就是毋庸置疑的藍星第一體育盛事。
所以對於華乒的選手們來說,奧運會也是跟世乒賽或者乒乓球世界盃完全不同的體驗。
在這裡,乒乓球只是無數專案中的一個,而看起來人數眾多、群星閃耀的華乒眾將,也只是無數體育明星中的一小撮,並沒有想象中那麼起眼。
無論是跳水、體操、舉重、羽毛球這些華國同樣稱霸世界的專案,還是籃球、足球這類華國雖然不強但是世界範圍內影響力卻足夠大的專案,其參賽選手都有充分的底氣與華乒眾人一別苗頭。
當然,以上說的只是客觀情況,並不代表華乒選手真要出去跟人家爭個高下。
事實上,當華乒眾人跟隨華國運動員大部隊入駐奧運村後,就非常低調的進入了全封閉集訓之中。
本次奧運會,乒乓球專案放在整個比賽總賽程的中段,這讓眾人有非常充分的時間來倒時差、調整狀態,研究對手。
在封閉集訓的第一天,教練組就擬定了本次封閉特訓的總體戰略:混雙為重,男雙女雙次之,男單女單為輕。
這並不是不重視單打,而是因為,在當前的大環境下,根據過去一年來的實戰檢驗,教練組認為華乒在單打方面翻車的可能性極小。
原本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的時候,櫻花國的山野美亞和伊川迷馬曾經在女單專案上給華乒製造了不少的危機,但是隨著今年下半年來臨,華乒女隊小將汪昱、申莎、陳桐、尹迪等人開始飛速崛起,並連續在各站公開賽上擊敗櫻花國女單一姐伊川迷馬。
至此,女隊隊內新老選手之間算是形成了極其微妙而激烈的內部競爭,老將們雖然內戰成績比年輕選手更好,但在外戰時,尤其是面對伊川迷馬這名選手時,戰績反而不如年輕選手。
於是在下半年的最後幾個月裡,似乎是受到了年輕隊員的刺激,老將tp3的金靈和柳雯也開始小宇宙爆發,在最後幾站公開賽上連勝櫻花國主力選手,唯有老將朱玲玲在這個過程中有些掉隊。
但即便朱玲玲掉隊,也不能說是她打的不好,或是不努力,而是因為她的技戰術體系本身就是走的防守反擊路線,偏偏在當前乒乓球全臺進攻的最新趨勢下,她的打法已經落伍,所以她沒辦法,畢竟打了幾十年了,總不能讓她在奔三的高齡再去從基礎上搞技改。
總之,別看男隊這邊王超好像和白峰林笠爭得火星四射,但真要說起來,女隊那邊才真叫做你死我活的競爭。
在隊伍出征墨西哥之前的最後一次隊內考核成績統計時,女隊那邊公佈出來的資料顯示:主力老將和主力小花之間的內戰成績極為慘烈,大概是一個四六開的樣子,老將稍稍領先。
而在外戰成績上,反倒是小花們的成績好於老將,也是一個四六開的樣子。
所以最終奧運女單人選的選擇上,王文棟作為女隊總教練,硬是沒敢直接點名,不是他沒魄力,而是他真覺得怎麼選都不對,本著對隊伍負責、對華乒負責的原則,他選擇求助於蔡國棟。
蔡國棟原本沒覺得這事兒有多難,可等到看完全部的資料統計和過往戰績統計,華乒總舵主也傻眼了,不得已乾脆召開了全體教練組會議,大家整整討論了一天,考慮到方方面面的東西,進行了極其微妙和艱難的權衡與抉擇,才最終定下名單來。
往年的奧運會,通常都是毫無疑問的選擇老將為主,唯有當老將人數不夠時,才會讓年輕選手增補進來,而這一次奧運會,明明女隊內部五名老將都還健在,且都還在當打之年,但最終,教練組居然派出了兩名老將加兩名年輕選手的組合,可謂是華乒成立以來第一次。
也可見此次女隊內部搶班奪權之激烈。
最神奇的是,湯圓圓赫然在列。
這當然不是因為她單打成績有多好,而是因為奧運會有一個很噁心的規定:所有的雙打選手,必須從單打報名選手中選出。
事實上,這是奧運會在乒乓球專案上多年來一直都有的規定,其原因一目瞭然,自然是為了限制華乒。
很久之前,華乒的混雙、男雙和女雙選手都是專項專練的,並不參與單打,比如如今華視官方體育頻道的女解說易景,當初就是專項的女雙選手,也成功的拿到了女子雙打的世界冠軍。
而如今灣島主教練蔣培榮,當初做選手時,之所以能與華乒女選手搭檔拿一次混雙世界冠軍,也是因為那名華乒女選手是專業的混雙選手,蔣培榮的奪冠,屬於典型的被大佬帶飛。
華乒有全世界最深厚的板凳厚度,有無數後備人才,只是因為高手太多,所以那些後備人才都沒機會去國際賽場上揚名立萬,對於這些人而言,專攻雙打其實算是一條不錯的出路,既可以分流人才,也可以物盡其用,還能讓華乒的主力層專注單打,不至於分心。
但國際乒聯新規一出,這條路就斷了,明明華乒有一大堆人想要比賽,卻偏偏要讓本就比賽任務繁重的主力選手再去分心練習雙打,可謂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這規定其實沒啥合理性,屬於典型的沒事找事,但沒辦法,因為所有的外協會都舉手支援,所以華乒只能捏著鼻子認了,畢竟這些年來,華乒早已習慣了國際乒聯的針對。
這些事情說起來其實有些憋屈,華國體育一直走在一條艱難的路上,弱勢專案上被人欺負也就罷了,可強勢專案上還要被人欺負,確實讓人有些憤懣。
對此,只需要換個角度想想,就能心平氣和:那些殺不死我的,只會讓我更強大。
正因為華乒連續經歷了“改發球規則”、“改乒乓球口徑”、“改乒乓球材料”、“21分制改成11分制”等諸多風波,所以如今才會愈挫愈勇,變成現在這種無論你怎麼針對我都屹立不倒的模樣。
中過的毒多了,就會變得百毒不侵,反而渾身都沒了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