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奇門遁甲之術(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時代可沒有火車飛機,孤身一人能走如此偌大的地方,真不得不說是樁本事,換做旁人,怕是一輩子都走不完這麼長的路。
“我這人性子比較野,在一個地方待不住,實在不怎麼像個讀書人。”諸葛亮笑著說道:“又因此前好學奇門六甲,因此叔父去世後,我就常好四處雲遊,不瞞子期說,光是蓬萊我就去過了三次,想要去尋找傳說中的仙人,可卻每每失望而歸,怕是今生都無緣得見了。”
“常往外跑就不叫讀書人了?豈不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林書航大笑道:“這世間的人生百態中自然藏著宇宙乾坤之妙,又豈是幾本古書中三言兩語所能概括盡的?”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諸葛亮一怔,細細品味這話。
林書航卻是暗知失言。
這話是明朝的董其昌說的,和此時的三國時代可隔著上千年呢,絕非純心盜用,純粹只是順口而已。
這種事要少做啊……否則多了個自己不打緊,但多來幾次,歷史上估計就要少幾位大文豪了,於我華夏文化的傳承必然有損。
“妙,子期此言甚妙!”諸葛亮卻是已經回過味來,大笑著說道:“我一貫看不起那些只知道悶在家裡做學問的腐儒,自認為該是讀書人的典範,卻不想子期能武能文,這句話真是道盡了讀書人的痛腳和真諦,痛快至極,倒是更勝我一籌了!”
林書航笑了笑,並不接他這茬,轉而好奇的問道:“我常聽人說起奇門遁甲,一直以為是飛天遁地的法術,孔明既然會此術,可否給我略作解答,這到底是門什麼學科?”
“飛天遁地的法術?那不過只是世人誤傳罷了。”說到這個,諸葛亮頓時來了興趣,笑道:“所謂奇門六甲,其實正確的稱呼是奇門遁甲,不過只是一門算術罷了,就像周易推演一樣,奇門遁甲也是一門推演之術,只不過大家做算術的方法不一樣罷了,但結果都是一樣的。”
“而要細說,奇門遁甲當可分為三個部分。”
“其一謂之曰‘奇’,是指乙丙丁三象,即空中的日、月、星,也可以概括指天。”
“其二謂之曰‘門’,是指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當可概括指地。”
“其三謂之曰‘六甲’,是以天干地支的時間為本,六甲在十干中最為尊貴,為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因此又稱之為六甲值符,隱遁於六儀之下,有些人稱之為奇門六甲,便是源自於此。”
“如此天、門、地,三位一體,象徵三才,以此推演事物的關係、性狀、動向等等,無不應驗!”
孔明笑著說:“相傳此術是女媧娘娘傳給軒轅皇帝的帝王之術,最初時共有四千三百二十局,號稱可以通曉過去未來,可後來被風后改良為了一千零八十局,雖是增加了對天文、曆法、戰爭、謀略等方面的推算,但預測性應該是已經不如最初了。”
“我家祖上不知從何處得來的孤本,便是這一千零八局的,雖學者眾多,但奈何很少有學成者,亮不才,學習了十三年後小有所成,這幾年愛到處亂跑,往往也是先算出了點什麼,就愛跑去瞧個熱鬧、對個應驗……哈哈,倒是少有失手。”
林書航恍然大悟:“我還以為真是什麼法術……”
“法術也是有的。”諸葛亮說道:“但我試過,也不知是個人原因還是別的什麼原因,學奇門六甲的推算之術時,我是一學一個準,可等學習法術,卻是死活不成,便拿那祈雨求風來說,我實驗過很多次,卻總是沒成功過一次……”
林書航聽得啞然失笑:“想來是孔明的煉氣之道還不足以撼動乾坤之故……”
煉氣……說到煉氣,兩人的話題頓時又更多了。
而且更巧合的是,當兩人說起時才發現,兩人煉氣的基礎,學的竟然都是伏羲小周天心法!
在得知伏羲小周天心法最多隻可以到先天極限,而無法突破到可以撬動法術的築基境界時,諸葛亮雙眼那叫一個失望,可當聽林書航說到可以將純陽心法教他,助他突破這一境界……
沉穩如孔明,這一瞬間也是老激動了。
這年頭,誰會把壓箱底的本領隨隨便便的交給旁人?
即便諸葛亮和林書航這一路聊下來,兩人是越聊越投緣,可總也還是不敢相信。
在再三確定之後,諸葛亮也是有些被感動到。
“傳道之恩,不敢相忘!”諸葛亮動容的說道:“若不嫌棄,亮願與子期結為異姓兄弟,此生至死不渝!未審尊意如何?”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