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書航大喜,此時條件簡陋,兩人也不用那等繁文縟節了,敘過了年齡,諸葛亮要比林浩然大三歲,因此為兄,林浩然為弟, 捏土為香,拜了天地。

自此更是無話不談,只是瞞著來自未來的事實。

兩人走了半天,在一驛站處買了兩匹馬,騎行前往建平,沿途果然是發現了不少宮崇留下的蛛絲馬跡。

這得虧了是帶著諸葛亮, 對這個時代的各種門道都是門清, 想要打探訊息之類, 他的辦法多得一匹。

首先是找去襄陽的各種通勤鋪子裡。

這些通勤,非但自身有著大量的馬車和護衛,相當於鏢局,且在建平、白帝城等地有還有船運生意合作,宮崇既是要搬家入蜀,那便必然少不了找通勤運送東西。

於是兩人假裝運貨商家那些通勤鋪子裡到處諮詢,若是對方一口應承,那便證明這裡最近沒有接什麼大生意,運輸力量相對空閒。

而若是得知期限已經排滿,要他們多等幾天,那便和夥計多聊聊,吐槽幾句、塞點錢,順勢打聽一下是什麼原因導致期限排滿的。

如此在一天之內將襄陽的通勤鋪子都跑了個遍,最後再從瞭解到的數十單可疑目標裡,透過各種資訊篩選出正確的結果。

最像的是四天前,仁德通勤的一樁生意。

有人在這裡租用了大批次的馬車, 自稱是入蜀的商賈,裝著陶瓷、茶葉、火腿、大閘蟹、鹹魚這一類江東特產運往建平,再租船去蜀地售賣,然後會再採購那邊的蜀錦回來。

這單生意的疑點有許多,其一,仁德通勤的規模在襄陽城中算是比較小的,只有二十餘輛馬車,可這單生意卻很大,生生要了四十輛馬車,是仁德通勤的老闆去臨時租車來承接下的。

既然需要這麼多車,為什麼不去大的通勤鋪子,偏要找這小通勤接單?要知道,大的通勤不止是車隊多,且護衛也多、面子也大,由他們運送自然更加安全,因此會去選擇小通勤的,都是些小生意才對。

其二,鹹魚的數量很多,按照那夥計嫌棄的說法,說是那些大箱子裡都有很濃郁的鹹魚海鮮異味。

從江東運送這些腥鹹之物入蜀去買,這種事情並不是沒有, 但坦白說, 很少。

蜀人並不太喜歡這種東西,偶爾嚐個鮮是有的,但要說大批次的運過去賣,窮人買不起、富人吃不完,真要運過去放到臭嗎?

倒更像是故意用海鮮鹹魚的腥味,去掩蓋箱子裡其他的‘氣味’了。

而更巧的是,諸葛亮晚上在客棧時,又當著林書航的面,用奇門遁甲測了一局。

不用紙筆也不用什麼龜殼、抽籤之類的道具,那當真是林書航曾在電視裡常常看到的那種老神仙掐指。

除了拇指外的八根手指頭,代表的是八門,而這八指各有三截,代表的則是三才……

但見孔明雙手拇指不停的在八指上掐來掐去,左右開弓一起運算,口中默默唸念有詞,最後得出一局。

揭語為‘一二人生二十四心’。

一二人生二十四心,暗指心懷叵測、彼此猜忌,正是在說一個宮崇,與諸葛亮、林書航這兩人鬥智鬥勇。

而再看拆字的話,一二人,正是單人旁與雙人旁,而二十四心,可不就是‘仁德’這兩個字除開偏旁後的右半邊嗎?

因此這揭語正是在指要找宮崇,當應在仁德。

如此更無疑慮。

四天前下的訂單去建平,仁德的馬車在三天前出發,數十輛馬車的車隊前行,且又要翻閱荊山,速度自然快不起來,估計少說要兩天時間,而去建平裝船貨運又得一天。

兩人合計了一番,倘若當真等宮崇入蜀後隱匿於深山之後再去追查,那一來是增大追蹤的難度,二則也是擔心宮崇再在新的地盤上弄出如道觀中的四象靈陣那等佈置。

最好的還是在碼頭或城鎮中將之截獲,然後憑藉林浩然在益州的名氣,不管是那附近哪座郡城都應該可以去當地官府借調到兵卒,那就會容易許多了。

在襄陽租了快馬,連夜加鞭趕去建平。

一夜疾奔,也是等到第二天中午時才趕到建平的碼頭。

仁德的這單大生意少見,找對了路子,只稍一打探,便知從襄陽來的那四十車貨,是昨晚開船出發的。

當即立刻在建平租了一艘快船揚帆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