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科舉考試一樣,每個人的答桉都會由教頭記錄上名字封存,然後統一閱卷考核,按照標準答桉和延生答桉,擇優錄取其前一千名。

這一千應天軍顯然是遠遠不夠抗金的,但一來自己也是初次招兵買馬,人數太多未必好管,畢竟也沒經驗,其次其花銷也是個大問題,別看朝廷的軍餉已經夠給這一千應天軍發放月薪了,包括職田這類,也都是趙恒大筆一揮的事,但朝廷肯定無法另外給他發放軍費了。

要想真正的把這批兵練好,無論衣食住行、還是訓練器械等等各方面,光靠原本殿前司那種水準肯定不行,這些支出才是大頭,在他這第一批應天軍出現成果,足夠有底氣向朝廷要錢之前,這些支出都是要靠他林書航來扛的,那自然不能第一批就招太多。

但這一千應天軍卻會是未來自己軍隊的核心,是要求每一個都可以下放到下面去擔任基層軍官的,成為整支軍隊的骨架,因此除了對其身體素質、身家清白等方面的要求,其腦子靈不靈光、轉得快不快顯然也得是重要的考核標準之一。

說白了,自己這批想要練的是‘將’,而不是兵!

唯一遺憾的,就是截止報名結束為止,還真沒一個讀書人來參軍,讓林書航感覺好生遺憾。

在大宋這時代,但凡讀過書、又還沒有經歷社會毒打的年輕人,胸中自會有一股‘浩然正氣’,這種人一來最好忽悠,二來畢竟腦子靈活,最符合林書航想要培養‘將才’的渴望。

可惜,文武之間的代溝在這個時代終究還是太大了,似乎不是這點月薪就可以彌補的……

看來自己是有點相岔了,這個時代,讀書人還是很有‘氣節’的,不為五斗米折腰應該是他們的標配,當然,也別因這句話就覺得當真個個都是陶淵明,只不過他們講究的是要站著把這米給拿了而已。

現在全國上下無數雙眼睛都盯著,真要進來一個,又必然會被應天軍當成典型來宣傳,那可就成了全天下讀書人恥笑的物件了。

說白了,讀書人重名聲,在他們看來,名聲顯然要比這十貫錢和一畝職田貴重得多。

是自己把這事想得太簡單了,但問題不大,軍隊的職業化、神聖化、‘迪化’,這些都必然是要有讀書人參與其中的,但只是初期這一千兵卒的話,倒還問題不大,且林書航已經在選拔淘汰中著重優先錄取那些多少能認識些字的人了。

可沒想到的是,林書航這邊才剛將心態放平,然後就在考核試卷上看到了一個有趣的名字:楊邦乂。

‘乂’是個生僻字,在普通老百姓的名字中少有出現,乃是‘治理、安定’之意。

一看就是個文化人,林書航就特意百度了一下,結果才發現此人大有來頭。

這是楊再興的父親,當然,不是親生的……相比起他那季子楊再興,因沾了岳飛的光而得以膾炙人口,他這當爹的在民間名聲或許要稍少一些,但做的事可卻是真不含湖,其過人之處,比之楊再興只有過之而無不及。

首先這位是1115年的進士,也即是明年科考的殿試錄取者,且還是一甲的進士及第,妥妥全國級別的超級學霸!

這意味著楊邦乂不僅是讀書人,而且現在就已經是參加過會試的貢士了。

自己那榜文上原本只是寫的招收舉人、貢生,可沒想到這直接來了個貢士……而且以楊邦乂此後殿試高中一甲的水準,他這會試多半還不是後幾名,而該是頭名的會元才是。

這還正愁沒讀書人來呢,結果一來就來一個最狠的,且還毫不張揚,正常的跟著其他人一起參加考核,而不是用其讀書人的名聲來走後門。

別說什麼人家是愛惜名聲,只要進了這門,如此嚴格的各級查核以及戶籍調查,楊邦乂的貢士身份是根本就不可能瞞得過的,他自己對這一點必然心知肚明,可還願意來,這便足以說明他並不是真在乎那點虛名了。

而除此之外,楊邦乂此人的品性、才智等等各方面,也是經過了歷史的驗證的。

要說能力,在靖康之難、北宋被金人主宰其間,此人擔任的是建康府溧陽縣縣令,在任期間,在縣內除苛政、均徭役,加強民防、整肅治安,雖只一縣之地,卻是各樣井井有條,以至在那天下大亂、流血漂櫓的亂世,溧陽縣竟可作到盜不入境、路不拾遺,成為北宋的一朵奇葩,其溧陽縣人唯恐其去,傾縣挽留的地步,足可見其能力非同一般。

而要說其品性,在此後建炎三年,也即1129年,金兵取建康,滿境皆降,唯獨楊邦乂不降,寫血書號曰‘寧做趙氏鬼,不為他邦臣’,此後被完顏宗粥命人剖腹取心,亦面不改色,取心身亡而不倒,堪比古臣比干,被一些歷史學家盛譽為‘千古第一人’。

再看其對那腦筋急轉彎十連問的作答,這讀過書的人就是腦子轉得快,第一份滿分答桉,也是這數千參考者中唯一的一個滿分……學霸就是學霸,考個腦筋急轉彎都比別人強,真是不服不行。

如此牛逼哄哄的人物,居然第一網下去就直接撈到,讓林書航簡直是喜笑顏開,瞬間心情就全好了。

出於對楊邦乂的尊重,倒是沒有選擇讓人公開其貢生身份,一切等自己與對方面談過了再說。

而除此之外,讓林書航感興趣的名字還有好幾個,比如王貴,雖說這名字比較普通,同名的多,但檢視其籍貫,相州湯陰人,沒跑了!

這是未來岳家軍的二號人物,也是岳飛的結拜大哥,雖無絕世武藝,但智謀百出,統率力不在除了岳飛的當世任何名將之下,也曾以主將身份大敗過完顏兀朮、即金兀朮,生平戰功赫赫,唯一的汙點只是在岳飛被害時,因被張俊拿住隱私把柄威脅,選擇了袖手旁觀,但也在此後後悔不已,主動引咎辭職。

後世人常有拿他這汙點說事的,但坦白說,這種汙點只不過是一個正常人的反應罷了,換現代那些鍵盤俠,有幾個又能做到王貴這樣僅僅只是袖手旁觀?為了前途怕是早都已經出賣主子了。

說白了,王貴因這汙點不能算是什麼偉大的名將,但至少其能力是有的,忠君愛國以及羞恥之心也都是有的,這就是個能力出眾的普通人,在岳飛的襯托下才顯得有那麼一點不堪而已。

這種人,用好了就是一把利器,擱林書航這裡,那是自然不會在意其小小汙點的。

除此之外,名單上還有一些熟悉的名字,如楊志、索超、朱仝這些水滸中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