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闊斧的裁員,每個人都有‘必須’的安排。

官二代們就不說了,收了人家的錢,要拿來辦成第二檔的‘開除’,一千多個開除名額就這樣直接放了出去。

要擱平時,動了大家的利益蛋糕,這滿朝文武非要鬧個天翻地覆不可,可此時卻是群臣奔走相告,來不及去送禮的趕緊補上,生怕自己兒子落不到一個‘開除’的下場。

可人太子也發話了,現場那麼多連刀槍都拿不起來的人,那這記載到吏部永不錄用的人數,要是少了也說不過去,可咱們殿前司除了官二代,還有富二代啊……

富二代本就不是來撈功名當官的,是來和官二代們建立身後革命友誼的,現在革命友誼都沒了,還留著幹嘛?而且對於他們來說,未來的路早就已經被家長鋪好,妥妥的回家繼承他們的金山銀山經商,吏部永不錄用?那也叫個事兒?

反而還能賣那些官二代們一個人情:你看,是我幫你們頂的罪!

能在臨走前還落下一個名聲和情分,於是富二代們也是皆大歡喜,索性把這‘永不錄用’的名額全給頂包了,也是足足一千多人。

再就是那些已經被官二代和富二代帶偏了的正常士卒們,這些人早已是陪著二代們吃喝玩樂慣了,想要讓他們訓練出點名堂來?倒不是說絕對不可能,但那要付出的心血何止十倍,林書航更願意花錢去招一些清清白白的健康良民,咱們就算什麼都不會,好歹白紙一張,不用塗塗改改,總是要輕鬆許多的。

除了此前林書航作為教頭時就知道的個別好苗子外,別說學生,便連教頭們都以‘滋長不正之風’、‘翫忽職守’之名,給開革了大半。

當然,這些就不是林書航一個人能瞭解的了,除了林沖本身的記憶外,其他基本都是靠著同僚間相互揭發檢舉,本著寧肯殺錯一千,也絕不留下一個害群之馬的想法,只要涉及有貪汙受賄、諂媚學員、以及一切違反軍令者,一經檢舉查實,立刻開革。

僅僅一天時間而已,這大刀闊斧的裁剪,竟生生將數千人的殿前司,裁剪到了僅只剩下五六十人……且就這五六十人裡,還有幾乎半數是底子並沒有那麼幹淨,而是因為林沖瞭解其秉性,知其只是一時犯錯才給留下來的教頭們,畢竟要想創立新軍,底層士兵好找,會武藝的教頭卻不是那麼多,而這些人經此一事,承了自己的情,做事必會更加小心翼翼,當可一用。

短短兩天時間,整個殿前司已然煥然一新,當然,也是冷清得可怕。

於是早朝時,趙恆便下令了,這殿前司如今只剩下幾十人,幾乎是名存實亡,也沒什麼繼續存在的必要了,索性給直接裁減了,這殿前司的名頭也已經在民間變得骯髒不堪,難以再用,因此讓林沖招兵,重組天兵,名為應天軍,將此前的殿前司營舍改為應天軍營舍,殿前司指揮使林沖則任應天軍指揮使,一切平移,至於招兵等事宜,著林沖代為擬詔頒佈天下。

朝堂上一陣清風雅靜,光聽那君臣二人你一言我一語的應答,完全都不用多思考的,三下五除二就已經將諸多事情給定得清清楚楚,擺明了就是事先早就商量好了嘛,在朝堂上說,不過是來百官面前走個過場形式而已,搞得百官好像可有可無似的,完全都沒有參與感。

再加上林沖提議,提調太常少卿李綱為應天軍副指揮使,協助他組建新軍。

李綱頓時有些受寵若驚,這兩天他本是在觀望,總覺得有點看不太懂這位林大人的路數,可沒想到還沒等他搞清楚謎底,對面倒是先給主動掀開了。

太常少卿不過只是一個從三品的閒職,而應天軍副指揮使,這則是妥妥的實權部門,且還是從二品,無論官銜還是權力都讓他大進一步,這妥妥的是提拔啊。

這下,百官瞬間就全都回過味兒來。

此前李綱在朝堂上公然炮轟林沖,如今非但不記仇,反而提拔對方。

朝堂上,派系對立向來分明,敢情這林沖是李綱那個路數的?敢情這君臣二人,玩的是清正廉明、從諫如流那套?

媽的,你早說啊……再說了,清正廉明你還收咱們賄賂?合著這幾天群臣的禮都是白送了唄?你是隻收禮,不辦事也不跟咱們一條心那種人?

再說了,這前腳把殿前司給騰了個乾乾淨淨,後腳就開始招兵……

坦白說,百官並不蠢,事到如今,大多數人也都已經反應過來,自己只怕還是著了太子和這林大人的道。

這兩人顯然從一開始就是打著要重新整合殿前司的心思,只是擔心百官鬧騰,因此才唱了那一出……

那天的事,現在回想起來,越想越像是太子和林沖在唱雙黃,只不過是林沖自動放棄太尉之位,肯下如此血本,以百官‘前途最大’的思維而言,任誰都很難第一時間便想到這是林沖和太子聯合做的一個局而已。

而直到現在騰空殿前司再招兵,群臣這才算是從前兩天的不冷靜中清醒過來回過了神。

高,實在是高……

事已至此,百官其實也就只能笑笑了。

是他們主動要退出的,何況即便當場就看穿此事,但以太子和林沖做事的決心以及下的本錢而言,真要硬剛上去,那誰去剛誰就第一個死。

若是蔡黨還在時或許還有辦法對付,比如由蔡京牽頭,選兩個替死鬼出來冒頭,再帶動百官反對,如此縱然死兩個替死鬼,終究還是要把太子的想法給他扳回去,可現在百官群龍無首,是不會有這種肯當出頭鳥、主動奉獻自己的蠢人的。

所以這是個陽謀,他們就算知道前因後果也根本沒辦法對付,誰讓現在朝堂上就人家倆說了算呢?

只能是將這啞巴虧先吃了,記在心頭,反正樑子已經結下,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且看這林沖新組建的應天軍又能玩出點什麼花樣來。

卻不成想,才剛下午,這花樣就已經出來了。

幾張告示在殿前司門口,乃至宣德門、梁門、曹門、景龍門和朱雀門,此城中四面八方外加中心處,全部張貼了衝出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天下承平既久,然邪氣滋生,癬疥之疾生於肋腋,魑魅魍魎起於殿堂,天意下旨,殿前司全員肅清,今重新整合,初招募應天軍一千,要求身體健康壯碩,年齡十六到二十五歲間,月錢十貫,賞職田一畝,若有功名在身的貢生、舉人,薪酬翻倍,願天下勇武任智之士踴躍報名,參投王師,為吾皇掃蕩天下、肅清六合!欽此!

這告示,幾乎是剛張貼出來的短短一炷香時間內,就已經火遍了整個汴京城,傳到人盡皆知的地步。

百官全都看呆了。

招兵?這是大家早就都已經知道的事,可月薪十貫?甚至還賞職田一畝,這是幾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