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聽和尚問起,林書航笑了起來:“大師所言甚是。”

他轉頭看向那個是自己‘徒弟’的同伴,卻還不知如何稱呼,卻見那人終是萎了,氣鼓鼓的嘀咕道:“就知道跟我師父告狀……”

許是憋屈讓他爆發了潛力,此時居然奮力一把將馬蹄從失陷的泥坑裡拽了出來。

“還是林玄施主明理。”和尚高興的說:“你瞧,你用心感化, 不用鞭打,馬兒這不就發力了嗎。”

那人深吸口氣,閉了閉眼睛,似是選擇認命,沒再吭聲。

倒是林書航走過去拍了拍他肩膀以示安慰,一邊問到:“此間是何處了?”

徒弟答道:“師父,自昨日出來走了這大半天,鞏州城以西六七十里,前面那山便是雙叉嶺了,過了這山頭再往前五十里,便是武威。”

林書航又故意笑著問道:“玄奘大師適才數落你,你可是心有不滿?”

徒弟只道師父要責怪他,他最怕的就是惹師父惱,此時無端端捱了和尚罵,還惹師父生氣,那是又氣又鬱悶,也只得說道:“徒兒不敢。”

卻不知林書航只是想確認和尚的身份,見對方預設了玄奘的名號,心中已然有了定數,笑著摸了摸他的頭:“無妨,道家講究萬法自然,隨心而定, 你有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只是玄奘大師畢竟乃是長輩,禮法所制,你縱不贊成他的想法, 也不可當面頂撞, 否則他可以罵你,你卻不能罵回去,豈不是自尋煩惱?”

這話雖然表面上幫著玄奘,可實則卻是在幫著他,徒弟聞言一喜,只覺師父果然是自己這輩子最親近最愛之人,此時自然再無憋屈之意。

“徒兒明白了!”他喜笑顏開起來,轉身沖和尚稽首一禮:“玄奘大師,剛才小子出言無狀,您別往心裡去。”

和尚笑了笑,衝他點了點頭,倒是對林書航更感興趣,轉頭看來:“林玄施主果然是教徒有方啊。”

“大師見笑了。”林書航拱了拱手,而與此同時,一次性通關任務也隨之觸發。

【護送唐僧西行,至五行山收復孫悟空即可功德圓滿】

當下再無質疑,這和尚果然便是唐僧, 而此間若是雙叉嶺的話……

林書航舉目朝四周看去。

進階仙人之後, 陰陽眼這樣的天賦就可以直接告別舞臺了, 鬼神、陰氣之類凡人看不到的東西, 事實上只是因為其存在於不同的維度而已,就像凡人也看不到靈氣一樣。

此時朝向遠方山上定睛一瞧,果然看得那山上有一陣陣黑煞之氣,與夜晚的黑暗不同,山上的那種黑,煞氣極重,帶著一種強烈的血腥味和魔道氣息。

此山必有妖魔,但這就讓林書航感覺很神奇了。

唐玄奘西行取經,歷史上是確有其事,自己現在也確實證實了世間確有妖魔鬼怪,可這雙叉嶺的魔王,乃至一次性通關任務所說的孫悟空……

西遊記不過只是一本而已,家之言,竟然也會是真實存在的?

雖說空穴不來風,家也是取材自民間傳說,但這樣的傳說,也未免準確得太過分了些。

還有……

唐僧居然稱呼他為‘林玄’,而按照年代來看。

當初自己在四平山時是隋大業十三年,也即公元617年,而唐僧西行應該是貞觀三年,也即公元629年,前後相差了十二年。

他感受了下自身的狀態,雖已過了青春年少,但身體卻仍舊還正值壯年,應該正是三十歲上下。

而自己自四平山離開之後,林玄顯然也並未荒廢修行,反而是更加刻苦。

因此即便拋開自己穿越所帶來的力量,單看林玄自身,也已是肉身達到了搬血境中階、靈元也邁入築基中期,即便拋開其具體的實戰能力而言,單看這素質也是妥妥的武聖了。

這樣的身手未必敢說是目前大唐最強,但卻也已經足夠頂尖,帶個徒弟護送唐僧西行,完全有這樣的底氣……

“師父,我看這山有點陰森。”旁邊徒弟也在學著林書航一般望氣,他的修為尚淺,靈元不過先天、肉身不過二虎之力,但靈性卻是頗足,雙眼頗有點陰陽眼的天賦:“感覺有些不乾淨的東西。”

身後的玄奘聞言頓時有些擔心,他自身也是高僧,雖一直研究佛理,未學得什麼望氣應用之法,但自有靈感,此時也覺那山危險:“此去武威,若不走雙叉嶺,還有別的路嗎?”

徒弟說道:“若是不走雙叉嶺,便得往下走西嶺,得多繞上四五天的路。”

一聽說要繞道四五天,和尚又犯愁起來,兩人都把目光看向林書航,卻見林書航淡淡一笑:“不用,若連此嶺都無法過,還談何萬里迢迢的護送大師前去靈山?有我在,這些許妖魔,不用在意。”

和尚聞言大喜:“唐王曾說林施主乃我大唐第一好漢,當年便曾打遍天下無敵手,果然是一身英雄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