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我乃李玄霸是也(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今江州被團團圍困,你我皆不得其門而入。”李世民說道:“且即便賊兵退卻,如今的朝政也已被宇文化及掌控於手中,他一向以酒色愚弄楊廣,朝堂中事都已是他在做主,正是想挾天子以令諸侯,以他的多疑,必不會放外州兵馬進入江州!兄弟若想偷溜進江州去殺楊廣,此事千難萬難矣!”
林書航微微一笑:“聽兄長所言,已是有所對策?”
“所以我們先取道四平山!”李世民興致勃勃的攤開地圖來。
攻佔四平山的目的,他此前已與林書航說過一次,但卻還有最重要的部分沒說出來。
“四平山一戰若能得勝,非但我二人天下皆知,楊廣也必會召見、同時亦會召見得勝之師,宇文化及雖把控朝綱,但畢竟還未如曹操那般大權在握,楊廣的聖旨他不得不聽,那你我兄弟二人便可率兵入江州!”
“若我等得已率兵入城,則可打著清君側的名號先拿下宇文化及,那朝綱可定,只需控制住江州,屆時是否立刻殺楊廣而代之,全在你我兄弟一念之間,此乃上上之策!”
“而即便到時候不得率軍入城,以兄弟你的身手,我亦可推薦兄弟於楊廣身邊侍奉,到時自可尋機刺殺楊廣,得報大仇,我再於外領兵接引兄弟全身而退。”
“屆時昏君既死,天下大亂,你我兄弟二人率這兩萬精銳去太原,我自會說服我父親起兵,到那時你我兄弟二人聯手縱橫這天下,打下他一片萬世之基業,豈不快哉?!”
林書航笑了起來。
這唐太宗,當真是滴水不漏。
計策是蠻不錯的,前後都考慮到了,也都有可行之處,唯一的不足之處,就是有點太過明哲保身,讓自己和他進城獲封,等他李世民離開後,再讓李玄尋機刺殺楊廣。
這未免有點把自身摘得太乾淨的感覺,以唐太宗揣測人心的頂尖手段,怎會犯這等低階錯誤?這不是擺明讓別人多想嗎?
卻不成想李世民接下來的一段話,讓林書航立刻就完全改變了這看法。
只聽李世民笑著說道:“兄弟你既是林姓,尚被通緝,若只說李玄之名,只恐有錯漏之處,被那楊廣看穿,且若是沒有一個好的出生,即便功勞再大、即便有我推薦,那楊廣也必不會留你於身邊。”
“兄弟還記得我與你所說的李玄霸嗎?那是我弟弟,前年死於風寒,家父傷感,當初未曾對外發喪,只是私下親友土葬悼念,因此外人知道此事的並不多,即便知道一點,也都只是一點因頭,並不知真死假死,更不知具體死於何年何月何時。”
“兄弟既與我那弟弟年齡相仿,身材也相仿,且這假名也剛好只差一個霸字,你我二人又早已兄弟相稱,這正是天註定的緣分!”
“兄弟今日起,可自稱是我弟李玄霸,有此出生相護,再加上若你我兄弟二人立下大功,楊廣為只忌憚,必然也想讓我李家有一人質在他身邊,因此留你於宮廷之事必成!如此方可保我二人的計策之完全也。”
坦白說,林書航是真的服。
李世民說這番話,可絕不僅僅只是為了‘讓楊廣留他李玄在身邊’的緣故。
而是要用李玄霸的身份,來表明他對李玄毫無二心!
是啊,都配合你演戲稱你為弟弟了,你若刺殺楊廣,李家不擔上干係?
李世民這是徹底把他自己和李玄綁上同一條船,以示彼此坦誠之意。
即便以林書航的腦子,也是聽李世民說完之後才意識到這一點。
不虧是唐太宗,這做事,也真的是太面面俱到了。
不過……
林書航想了一圈之後,也是有些忍俊不禁的暗暗好笑。
還真讓那武通一張烏鴉嘴給說中。
自己這難道當真是要當李玄霸了?那個在野史中華夏第一猛人,被雷劈死的李玄霸?
這……自己姓林名書航,來自二十二世紀,跟這李玄霸本該是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啊……這玩笑也開太大了吧。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