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我乃李玄霸是也(第1/2頁)
章節報錯
從餘杭郡出來,真要想著急救江州的話,那就該一路西行,走此前兵敗之路。
可李世民卻帶著隊伍兜了個大圈子,先取道北向的揚州,再轉江路而下,如此雖是繞上一大截路, 但由於水路比陸路更快,實則總體所需的時間也慢不了太多,大概也就只是遲個三五日的樣子。
至於船從何來,那自然是唐太宗他老人家發揮三寸不爛之舌,從揚州知州那裡‘借’來的。
人家餘杭的武通郡守,為了救陛下, 兩萬軍隊都借了, 你揚州知州還敢捨不得幾條破船?
坦白說,林書航也是服。
其實不管借兵還是借船,這顯然都並不是靠區區唐國公兒子的身份就能解決的事情,實在是李世民把空手套白狼這套玩得太過爐火純青。
而且人家壓根兒就不用去想多的說辭,千般萬般都只那一套,必為你歌功頌德、奏請陛下令百官效仿……
正所謂一招鮮吃遍天,這讓林書航不禁想起西遊記裡猴子去龍宮借寶時的名言,所謂一客不煩二主、好話不需兩套。
這救陛下的大義豈不是最大的羊毛?當然是逮著一套羊毛那就得擼到底、擼到擼無可擼為止。
順江而下,林書航也是與李世民交流不少,主要還是李世民主動來交流……唐太宗是真想拉攏這前途無量的猛將。
除此之外,餘杭城中,李玄於他可算是有正兒八經的救命之恩了,因此李世民言辭間對李玄也是愈發親近,其信任之態已經是寫在臉上。
甚至時不時的會露出一點大隋如今命運多舛、天下群雄並起,正是男子漢大丈夫奪取功名的大好時機。
時不時的拿這種話來試探李玄,看其反應,其實就是想看看這到底是一個忠於大隋的人、還是心有天下的可共大事者。
太宗的這點心思,坦白說,林書航閉著眼睛都看得清清楚楚。
以前他不想涉入過深, 不過只是因為怕無意中修改了歷史。
但隨著現在任務愈發明朗, 模擬器說是隻讓自己護送李世民去四平山,但去之必戰、戰則必震驚天下。
如今,自己即便是不想上李世民的賊船也已經上了,加上有心借用四平山之戰來吸引寒武人的注意力,看看李意所說的那些隱秘究竟是真是假,索性也就放開了心思。
那武通不是誤以為自己是李玄霸嗎?說不定傳之後世的傳說,那隋唐英雄傳、那說唐傳之類,便是因自己這李玄的存在,才虛構出了李玄霸此人。
歷史未必是完全的真實,野史也未必是徹底的造謠,所謂空穴不來風,林書航現在已然隱隱有了一絲明悟。
只要自己不是突然狂性大發非要殺了李世民,否則即便自己做一些出格的事,恐怕也是不會影響歷史大車輪前進的。
所以……其實不用太在意歷史,改與不改,歷史都會自我修正,只要別太出格就好。
既是打定了這主意, 林書航索性給李世民‘招’了。
自稱本名林玄, 乃是前朝太師林威之子, 林家素來便是道門正宗, 因此才有了自己這一身煉氣鍛體的本領。
當朝皇室乃是自己的殺父仇人,自己恨之入骨,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此去救他楊廣實非本願,而是為報血海深仇,想借機接近楊廣以屠之!
“楊廣雖非直接的兇手,但父債子償,天經地義!”林書航說道:“我本欲等跟隨兄長進了江州後再便宜行事,可這些時日來,兄長待我親如兄弟,我心甚感,實不忍借你之名進江州,最後卻用這弒主的罪名坑害於你!願就此別過,我自去江州找機會誅殺楊廣!”
“那楊廣雖是兄長的親戚,但昔日貶斥唐國公時,也未曾見他念及舅甥之情,因此兄長若還念我救命之情,別去告發,便算不妄了你我相識一場!”
幾句話出口,把個李世民驚得目瞪口呆。
慌忙站起身來掀開船艙窗戶左右一看,見甲板上無人,這才稍稍安心。
然後又喚來船頭的玄甲軍,令所有人離開這船屋十米之外、不得任何人靠近,這才重新回來船艙中落座。
“我本觀兄長乃人中豪傑,因此據實相告。”林書航知道他心思,卻故意拿話撩他,淡笑道:“卻不想兄長竟如此膽小,若是害怕,可與我一小船,我不等船靠岸便自去之。”
話音方落,李世民卻是哈哈大笑起來,然後一把握住林書航的手:“兄弟勿疑!我亦有反心久矣!斥退左右,只因此事需密,豈可讓旁人耳目知曉?只能天知地知,你我知,方能成就大事!”
林書航早已知道他必是這說辭,此時故意麵露喜色:“兄長可已有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