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有成效(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以就不用考慮鑲嵌在人體上面的情況,只需要符合戰甲的要求就可以了,稍微大一點也無所謂,反正劉鋒所設計的戰甲,也比電影中的要大的多,反倒與光頭男的那個戰甲差不多了。
這也就給予了他更多的發揮空間了。
首先的首先,也是最最簡單的問題,目前核能的利用以及大部分非自然能源基本都做不到直接能量轉換,無法做到有效的核能直接轉換為電能。
這也就是說為什麼目前人類的科技止步不前的原因所在了,因為從近代科技發展開始,很多科技都是在反覆的“燒開水”,也就是通通熱能轉換為我們所需要的能源。
而是用最最簡單原始的,燒水,蒸汽做功發電,這裡面不管那一部分都導致體積得很大,所以就得有一個發電機,汽輪機組,反應堆,冷卻部分。
既然有了這樣的想法後,那劉鋒就要開始實施了。
他首先將核電池的模擬資料匯入到了超級計算機中,然後在原有的基礎上,不停的加大能源。
直到裝置承受不住的時候,再反過來提升裝置。
然後在反覆模擬,先加能源,再提升裝置,加能源,提升裝置......
就這樣,在整整一天的時間中,劉鋒都在模擬著這些資料,為的就是試驗出一個剛剛好的水平。
既能夠達到能源要求,又恰好能夠承載反應堆所散發的能量。
直到凌晨一點的時候,經過了近百次的模擬,劉鋒才終止了今天的試驗。
而他今天所得到的資料,已經達到了他的預期了。
至少相比之前,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經過軟體的模擬,此時的反應堆,已經達到了與戰甲相差無幾的大小了。
但就目前的研究階段來看的話,體積也不會小多少,歸根到底還是目前的科技沒法直接核轉電,如果解決這個問題,那麼或許在有了核聚變以後,體積就能小很多很多了。現
在核反應堆做能源用的是核裂變,是可以自然發生的,沒有太苛刻的前提條件。
而核聚變需要溫度達到一個極高的數值才會發生,所以說研究出了原zi彈才有可能研究出氫彈,用原zi彈爆炸產生的高溫激發核聚變。
所以想要縮小的話,就要從力場偏移器這種東西來看,不過冷聚變更沒有嚴肅的科學依據。
這就成為劉鋒現在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不過託尼製造方舟反應堆的能力,也給了劉鋒不少的啟發,如果將核聚變燃料充進鈀金屬內,使分子間距小到可以發生核聚變的程度。
在反應堆釋放大量輻射,轉換效率會達到質能轉換的40%左右,是效率極高的能量源。
所以只要能將反應堆縮小到一個特定的大小,並且能夠保證它穩定執行的話,也就能夠成為劉鋒所需要的戰甲供給源了。
並且一旦掌握了這種能力,人類對能源再沒有了後顧之憂,也就能夠離向宇宙進軍開啟倒計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