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有成效(第1/2頁)
章節報錯
有了想法之後,那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將它實現出來了。
當然,一開始肯定不能製造一個真的反應堆,所以劉鋒也只能在模擬軟體中輸入了反應堆的各項資料,然後再透過軟體的模擬,一點一點的修飾。
最終才得到了他想要的反應堆模樣。
當然,這個反應堆的體量還是很大的,因為劉鋒不可能在常規反應堆還沒有解決的問題上,直接就在微型反應堆上面動手。
科研就是這樣的,沒有捷徑可走,所以只能腳踏實地的一步一步來。
只有在解決的常規反應堆的相關問題後,他才能逐漸的修改與完善方案,最終在適用於自己想要的微型反應堆上面。
然而核聚變的話則是另一回事了。
眾所周知核聚變需要非常苛刻的高溫、高壓,冷聚變之類的問題,要讓核聚變如此微型化可預見未來最有可能的是用反物質催化。
用極其微量的反物質例如反質子和正物質湮滅產生的能量可以給聚變點火。
當然還需要足夠強大的磁體,以便控制好聚變等離子體不洩漏。
磁體技術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聚變堆能做多小,還有聚變燃料不能是氘氚,因為會產生強烈的中子輻射,給遮蔽出大難題。
不過劉鋒現在卻有一個另外的想法,那就是核電池!
核電池簡單的說,就是用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能量發電,能量低但是持久可靠,至於多持久取決於所用的放射性元素半衰期。
而現在已經有民用核電池例如用鉕147的,以前甚至還有心臟起搏器裡用鈽238的,然而都功率很低,而且含放射性物質。
不過這樣的問題就又隨之出現了......
因為最大的問題是核反應堆產出的是熱能而不是電能,用來發電的蒸汽輪機很大。
光是發熱的裂變反應堆還是可以做得比較小的,最簡單的就是一大坨自然裂變的材料,就比如燈塔國火星車的那種,一個保溫杯大小能有幾kW的熱能。
要高階一點的話,一個揹包大小應該還是沒問題的,當然這是不包含任何防護的,人背上用不了幾個小時就完蛋了。
但是有了這些想法,再加上託尼的能力,想要實現出來也不是說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劉鋒這才並沒有將目光放在常規的核反應堆上面,因為光是研究新型的半導體材料,也許就要耗費他好幾年的時間。
這顯然不符合他對於自己的人生規劃,一旦消失好幾年的時間,他之前所付諸的努力,就功虧一簣了。
等他再次出現在公眾面前的時候,說不定都已經涼的不能再涼了。
這才是他為什麼會將目光放在更容易時間的核電池上面了。
再加上這是在現實世界,他也不會真的要打造一個如同《鋼鐵俠》電影中那麼小的反應堆,在電影當中,是因為託尼的胸腔中有彈片,所以他才會需要反應堆來牽扯住它們,省的彈片跑到自己的心臟中。
可劉鋒現在要解決的問題,就與託尼有些差別了,因為在他的設定中,放映隊畢竟是給戰甲供能的,而不是給戰士供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