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前面所說的物質密度越高,輻射阻擋能力越強。

是因為鉛的密度是11.3克/立方厘米,金的密度比鉛大,但是太貴。地球上密度最大物質為金屬鋨,密度值為22.8克/立方厘米,那就更加的昂貴了!

所以,鉛的原子序數較高,而材料成本不高,某些環境下選擇鉛作為防輻射材料是輻射阻擋能力和材料成本之間權衡的結果。

其實輻射分為很多種,有X射線、γ射線,中子射線等。鉛僅僅對於X射線、γ射線的遮蔽效果較好,對於中子輻射的遮蔽就不好了。

但鉛不是唯一的選擇,只不過是其他的材料過於稀少且昂貴。

畢竟戰甲是要求大量製造的,所以就算是有強大的資金支援,也沒有辦法全部使用稀少的金屬鋨。

簡而言之就是,為什麼使用鉛作為防輻射材料使用範圍,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輻射阻擋能力和材料成本之間權衡的結果......

而且在這麼多的層的防護下,其實輻射已經很大程度的減少了。

當聽完劉鋒的闡述,項總這才點了點頭,不過他對於劉鋒的方案,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於是便說道:

“核電池使用鉛包覆我覺得沒有問題,不過至於戰甲內襯的防護,我覺得使用特定的金屬纖維比較好。”

項總口中的金屬纖維,劉鋒自然知道是什麼東西。

其實他也想過使用這種材料,只不過是為了生產的便利性,同時也是為了生產的統一性考慮,這才會說全部使用鉛作為防護品。

至於項總所說的金屬纖維,其實也廣泛用於輻射的防護用品上。

因為金屬纖維具有良好的導電、導熱、導磁和耐高溫效能,而且製造方法較簡單,成本較低。

劉鋒目前所知的防輻射服,絕大部分都是用金屬纖維製作而成的,遮蔽效果顯著,面料的抗氧化能力也比較好。

同時作為戰甲的內襯,也正好不會像鉛那樣堅硬,所以確實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行,我也覺得可以。”

既然有好的選擇,劉鋒自然也不會堅持自己的想法,所以便一口答應了下來。

不過他並沒有就此停下,而是繼續說道:

“而且我還有一個想法,為了大幅度降低戰士們暴露在核輻射下的情況。”

“我建議我們可以生產一些常規動力的戰甲,也就是使用電驅動的形式,這樣在入場的訓練中,就可以不用擔心核輻射的問題。”

“並且使用電驅動,也能大幅度的降低核電池的消耗。”

“只有在真正需要用到核電池戰甲的時候,他們才會讓戰士們穿上它執行任務。”

劉鋒這麼說,項總自然也是點了點頭。

因為這樣的方式,確實能夠最大程度的解決核輻射的問題,從而將對戰士的傷害降到最低。

而這樣的代價,只不過是多製作一些訓練用的電驅動戰甲罷了,這樣還更容易維護,同時也更加容易儲存。

而且還不用擔心在日常訓練的時候,損壞造價昂貴的戰甲,這可以說是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