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項總所說的這些,劉鋒也想到了解決的辦法,於是便邀請項總坐下:

“項總您先坐,我在向您闡述一下我的看法。”

等到項總坐下後,劉鋒便指著軟體中模擬資料,這才繼續說道:

“項總您看,目前最符合我們要求的能源,也是非核電池莫屬了。”

“它雖然叫核電池,但它也有半衰期,也就是說核電池是有能源耗盡的時候的。”

“再加上目前世界上存在的核電池,相對來說都是較為穩定的,不會像核反應堆那樣,存在不穩定的因素,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裝置去輔助它。”

“不光是這樣,正是因為核電池較為穩定,所以我們給它降溫的裝置就不需要多麼的高階。”

“就直接使用市面上大規模使用的半導體制冷就好了,使用半導體將整個核電池包裹住,從而達到人體能夠接受的溫度。”

劉鋒口中的半導體制冷,其實在現代有著非常廣泛的運用。

並且在國防、工業、農業、醫療和日常生活等領域獲得應用,大到可以做核潛艇的空調,小到可以用來冷卻紅外線探測器的探頭,因此通常又把熱電製冷器稱為半導體制冷器。

而半導體的原理,就是讓熱電偶由N型半導體和P型半導體組成。

N型材料有多餘的電子,有負溫差電勢。P型材料電子不足,有正溫差電勢。

當電子從P型穿過結點至N型時,結點的溫度降低,其能量必然增加,而且增加的能量相當於結點所消耗的能量。

相反,當電子從N型流至P型材料時,結點的溫度就會升高。

簡單的來說,就是使用電能帶動半導體,然後實現製冷的效果。

至於這個電能,又能依靠核電池提供,從而實現自給自足的趨勢。

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至少不用額外給予核電池和半導體供能裝置。

所以,當項總聽了劉鋒的這個想法後,立馬就點了點頭,至少在這散熱方面是沒有太大的問題了。

只不過項總又再次說道:

“那輻射的問題呢?我們的戰士長期訓練,肯定會受到影響的。”

對於他的這個問題,劉鋒同樣是想到了解決辦法,緊接著就說道:

“輻射我們只能儘量的阻擋,比如將它包覆在用鉛和特殊合金打造的容器中,這樣就能最大程度的減少輻射外洩。”

“並且我們還能在戰甲內部,覆蓋一層由鉛製成的防護服。”

“這樣一防一護的情況下,就能減輕戰士們所受到的輻射值。”

而劉鋒口中的鉛,之所以能夠達到防止輻射外洩的原因,就是因為物質在阻擋核輻射的能力,主要取決於兩個方面。

首先是原子序數,其次是物質密度。

一般來說,原子序數越高,阻擋輻射的能力就越強,但原子序數越大的元素生成越困難,因此也更稀少,所以原材料成本非常高。

另外很多原子序數很大的元素本身就有放射性,不適合用來做防輻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