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棘手的反應堆(第2/2頁)
章節報錯
因為之前已經有了一次製作的經驗,雖然是塑膠的,但也算是累計了一定的經驗了,所以在這次的製作上面,除了金屬製造較為耗時耗力以外,也不會出現太多的問題。
也正是因為這樣,劉鋒也就沒有再在這方面過多的關注,而是回到了研究室,再次撲進了能源問題的研究中。
......
依舊是一連幾天都沒有任何的進展,而在這種一直都在做無用功的氣氛下,會使人特別的暴躁,就連劉鋒都快要按捺不住心中的不愉快了!
可就在劉鋒一籌莫展的時候,偶然的一次查閱治療,卻突然讓他找到了突破口!
當然,能不能行還得試驗了之後才能知道。
而他的這個想法,就是來自於《鋼鐵俠》電影中的靈感,同時也是託尼能力中的一個分支。
首先是反應堆一代,也就是託尼被綁架在山洞裡,為了逃出山洞,他和億森製作出了一個小型反應堆。
但是能量比較少,在控制馬克一號飛行的時候,剛飛起來就掉到了地上。
而這個反應堆主要靠鈀元素來維持反應堆的運轉,其中主要金屬就是1.5克的鈀,雖說維持不了馬克一號飛行多久的時間,但卻可以可維持託尼活50個輩子能量。
不過這樣也會帶來一個致命的後果,那就是鈀中毒!
這在電影中就有過講解,當託尼掀開衣服的時候,有方舟放映隊向外擴散了一圈黑色的毒素,並且這個毒素已經融進了他的血液中。
不過劉鋒的要求也不高,不需要像電影中那樣,可以長時間維持戰甲的供能。
而在劉鋒的設計中,能夠維持12小時的作戰時間,或者是72小時的常規能源就可以了。
眾所周知,在現代戰爭中,已經很少會有陣地戰的出現,而現在的戰術都是推崇速戰速決的,這就能夠大大的減少戰鬥的時間。
而劉鋒設計的鋼鐵戰甲,本來就是運用在這方面的,所以自然也就不需要多麼強悍的能量供給。
所以,像電影中裂變那種功率那種大小,估計是沒戲,這主要是受到了現代科技的限制。
而想要從中獲取能量,就需要核燃料達到一定的臨界質量,如果核燃料低於臨界質量那裂變反應就無法維持下去,只能透過外部強中子源引發。
至於電影中方舟反應堆的原理,大概類似原子晶格層面形成單透膜,然後透過發射大量中子源,使其束縛在其中,當達到一定密度後實現自發聚合
而託尼方舟胸口的那個方舟反應堆上連線的線束,充的根本就不是電,而是中子。
其目的就是利用中子的原理,與反應堆發生聚合。
雖說原理大概是這樣,但是要將這個反應堆融合在戰甲上的話,就需要半導體的介入。
半導體是指一種導電性可受控制,範圍可從絕緣體至導體之間的材料,所以半導體的重要性是非常巨大的。
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用最小的器物,控制住反應堆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