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河西藩鎮,天下第一節度使。

從唐玄宗開元年間開始,河西軍一直是最能打的軍隊,而節度使這個職位的出現,也是因為河西軍鎮的首創和建立。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節度使,任何史書上記載的都是河西。

此後歷任更換,權勢越來越大, 從開元初年到開元末年,河西藩鎮漸漸變得尾大不掉,隱約已有獨立跡象,幾乎成了國中之國。

八年之前,夫蒙靈察成為新一任河西節度使,飛揚跋扈,窮奢極欲, 但因麾下兵馬眾多,而且戰鬥力極其強悍,所以大唐朝廷已經不能節制,只能睜一隻眼閉一眼聽之任之。

美其名曰:停掉不聽宣。

整個大唐九大藩鎮,外加嶺南五府經略使,雖然勢力都很龐大,但是唯有河西藩鎮最強橫。

這個節度使擁有軍事專殺之權,並且自己在河西涼州開牙建府,官員由自己定,稅收由自己收,任何大唐的政令若是和他利益衝突,他都可以毫無顧忌的推翻重立。

已經和土皇帝沒有任何區別。

最關鍵的是,這位名叫夫蒙靈察的節度使很狂妄,而且心胸極其狹隘,堪稱是睚眥必報。

“去年大唐武科之時,本軍鎮讓小兒前往參加, 本意是贏取武狀元之名,以此謀取個上等武職。”

“所謂謀取武職,其實是給皇帝一個面子,本軍鎮早就不聽大唐的招呼, 我想讓兒子當將軍隨時可以當。”

“原本這個面子,皇帝應該接著,甚至滿朝文武百官,也都在私底下達成默契,我兒既然參加武科,必然是武狀元入手。”

“然而,突然殺出個郭子儀。”

“此子不通規矩,仗著武力肆意張狂,我兒在武科比試之前與他稍有嫌隙,竟然被他在擂臺賽上一拳打飛。”

“傷勢的情況你們都知道,足足半年沒能下來床,即使吃了無數靈丹妙藥,但是依舊落下了病根……此後十數年裡,我兒連個行房的能力都沒有。”

“自古漢人有句老話,斷人香火不共戴天,雖然本軍鎮有很多個兒子,但是每一個兒子都代表我家的香火。”

“而我這個小兒被郭子儀打傷,喪失了行房留後代的能力,此等不共戴天之仇, 本軍鎮豈能容忍他活著。”

“當時在長安的時候,本軍鎮就想動手弄死他。”

“然而很可惜,長安畢竟是大唐的帝都,雖然大唐已經日薄西山,但是帝都仍舊讓人無法肆意妄為……尤其是,武陽郡王那個老東西還沒死。”

“再加上左羽林衛那個姓李的,以及千牛衛那個姓程的,全都跟我不對付,一直都在盯著我……”

“他們佔據主場之地,隨時可以調動數萬兵馬,而本軍鎮雖有虎狼大軍,奈何那時候並未帶去長安。”

“所以,那次我忍了。”

“雖然忍了,但是心中暴怒如同一團火,所以從長安歸來之後,本軍鎮打算即刻起兵……”

“謀反也好,叛亂也罷,總之在本軍鎮眼裡,大唐已經不足以成為河西人的宗主。我們要自己建國,自己治理自己的土地,甚至我們要打下整個中原,掀翻了大唐的五千裡河山。”

“本軍鎮差點就起兵了,結果被你們苦苦勸住。”

“你們這些人啊,血性真是差了點,非說什麼不能當出頭鳥,非說什麼大唐底蘊猶在。本軍鎮若非看在多年故舊情分,以及爾等苦苦哀求的赤誠,我焉能同意罷休,焉能忍住不起兵?”

“這一忍,足足忍了一年多。”

“終於,本軍鎮等到了機會。”

“安祿山那個狗東西起兵了,揮軍五萬進關報復郭子儀,嗤,報復,真是個狗屁不通的藉口。”

“這廝除了耍陰謀詭計,沒有一點英雄豪傑之氣,麾下明明執掌著十九萬兵馬,竟然連個霸道的說辭都不敢……”

“想謀反就直說嘛,直接派出十九萬大軍叛亂啊,偏要小心翼翼的試探,弄出個報復郭子儀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