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派系推出來的出頭鳥,必須硬著頭皮繼續往下諫。

“陛下,臣知道這些衙門沒有接到狀子,但是臣要說的是,這正是郭子儀的兇很導致。由於他發出惡言,嚇的賭坊不敢爭辯,心中雖然委屈,但卻沒人敢站出來當苦主。”

很不錯的詭辯。

然而皇帝再次哈哈一笑,像是很有趣的道:“是嗎?長安城裡開賭坊的竟然這麼膽小?僅僅一個武狀元的恐嚇,就嚇的這些人敢怒不敢言?哈哈,朕怎麼感覺你在說笑啊。”

皇帝說到這裡,目光看向朝堂重臣,猛然又開始點名,繼續剛才的手法:

“壽王,你回答朕,你名下那座賭坊,可曾送給郭子儀錢款?若是送了錢款,是否因為畏懼郭子儀的兇狠?”

朝班中連忙走出一個青年,急急行禮道:“回稟父皇,兒臣正要訴說此事。兒臣的賭坊確實給郭子儀送過錢,並且送的還是一筆高達兩萬貫的巨資。”

“但是兒臣要專門解釋一下,兒臣並沒有收到郭子儀的威脅,之所以送錢給他,乃是按照商賈規則進行分潤。”

這位皇子說著停了一停,面色故意裝出羞赧,道:“今次武科之中,兒臣發了一筆小財,由於郭子儀橫掃全場,導致下賭之人全盤虧空,所以,兒臣換了足足六萬貫。”

“我賺了六萬貫,肯定不能全都塞進腰包裡,所以第一時間拿出兩萬貫錢,送進皇宮的內務府中,此乃孝敬父皇,屬於兒臣的一番心意。”

“然後兒臣又拿出兩萬貫,當做賭坊利潤分給了郭子儀,畢竟是因為他的緣故,兒臣的賭坊才能全盤通吃。父皇一直教育兒臣,做人要懂的知禮感恩……所以,兒臣挺感恩郭子儀的。”

皇帝哈哈大笑,像是十分欣慰,讚許道:“你總共賺了六萬貫,卻捨得拿出四萬貫。不但給郭子儀分潤,而且還給朕的內務府。朕問你,你甘心嗎?”

壽王連忙義正言辭,道:“兒臣孝敬父皇,乃是天經地義。分錢給郭子儀,也是理所應當。”

皇帝點了點頭,目光再次看向朝班,然後,笑呵呵又點了一個人的問話:

“恆王,你也回答朕,你名下的那座賭坊,是否給郭子儀送過錢?如果送過錢,是否因為畏懼郭子儀的兇狠?”

幾乎一模一樣的問題,皇帝刻意問了兩遍,在場所有大臣都能看出來,皇帝這分明是在打那個諫議大夫的臉。

恆王身為皇族,而且還是有望爭奪皇位的皇族,這時候肯定要討皇帝歡心,所以回答問題的方式極為巧妙。

只見這位皇子同樣急急走出,拱手行禮道:“回稟父皇,兒臣的情況和壽王哥哥一樣。”

一樣!

既可以理解為出發點一樣,也可以理解為送錢的數量一樣。比如他也給郭子儀送了兩萬貫,同時送進皇宮內務府也是兩萬貫。

皇帝像是越發感興趣,笑道:“如此一來,朕豈不是坐收兩筆財富?兩個兒子送來四萬貫錢,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哈哈哈哈。”

皇帝顯得很開心。

而壽王和恆王則是再次行禮,鄭重其事的道:“孝敬父皇,天經地義。”

“好好好,甚是好,朕感受到了你們的孝心,也感受到了你們的作風。你們能分給郭子儀錢財,顯然是把守住了貪婪的心關。很好,非常好。”

皇帝的親口誇獎,讓兩位皇子面色帶喜。

唐玄宗卻把目光再次看向那個大臣,淡笑問道:“孫愛卿,你聽清楚了嗎?關於你參奏郭子儀仗著兇威斂財之事,兩位皇子已經用事實給了你解答……他們並未收到郭子儀的恐嚇,而是心甘情願的分潤錢財。”

那個大臣深深吸了一口氣,道:“感謝陛下,讓臣得知了原委。原來郭子儀並沒有恐嚇賭坊,而是賭坊按照商賈規則給他分錢。”

皇帝淡淡‘嗯’了一聲,道:“事情已經水落石出,孫愛卿應該可以退下了吧?”

哪知這大臣眼神一堅,猛然大聲開口又道:“陛下,臣暫時還不能退。剛才臣已經說過,臣要參奏郭子儀三項大罪。即便他沒有恐嚇過賭坊這個罪,但他還有其餘的兩項罪……”

唐玄宗的臉色微微陰沉,緩緩道:“既然愛卿如此堅持,朕就繼續聽聽你的奏疏。”

說都能聽出皇帝語氣的不悅。

但是那個大臣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往下說。

“啟奏陛下,臣參奏郭子儀的第二項罪:此人在離開長安之前,大肆購買各種物資,組成一直巨大商隊,光是牛車就僱傭了足足一百車……”

這次根本不需要皇帝開口,武陽郡王已經冷笑出聲,道:“做生意有罪嗎?你這個諫議大夫是不是管的太寬了點?若是做生意有罪,滿朝文武有幾個能逃的?大家誰也別說誰,家家都有商隊做生意。”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