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有奏疏,我要參奏郭子儀,離京之時圖謀不軌。”

“罪項有三!”

“其一,此人仗著性格粗莽,與人相交故意耍橫,曾經在武科結束當日專門放出話, 要讓長安所有的賭坊給他分賭款。”

“並且還大放厥詞,說是賺錢之事乃是天下大事,如果那些賭坊不給他錢,那麼他就直接打上門去。”

“而長安的各大賭坊由於畏懼,只能選擇忍氣吞聲的答應這件事。”

“根據微臣所知,郭子儀僅此一項就斂財數萬貫,導致民怨沸騰,但卻敢怒不敢言……”

自古當官的,相互間肯定要攻擊, 並且在攻擊對方之時,罪名一定會添油加醋往大了說。

甚至有時候根本沒罪,捕風捉影照樣搞你。

所以歷朝歷代以來,不乏官員被含冤處置,但是也有一些官員,整天挨告但卻屹立不倒。

主要看朝臣們願不願意保,然後看皇帝寵信不寵信。

幸運的是,郭子儀這兩點全都佔了,他不但有人願意保,而且還是皇帝親自保。

只見皇帝聽完奏疏之後,直接懶洋洋的打個哈欠,道:“朕昨晚觀賞歌舞,導致身體有些疲累。孫愛卿若是沒有別的事,你這份奏疏到此為止吧……”

到此為止?

這是皇帝應該說的話嗎?

你身為大唐的帝王,權責乃是執掌天下, 如果有臣子反了罪,你不應該下旨調查嗎?

那個奏疏的大臣明顯不甘心, 急急道:“陛下, 臣乃諫議大夫,一心為了朝堂,我參奏郭子儀並無死心。陛下,陛下啊,郭子儀犯了大罪……”

臣子如此堅持,皇帝再懶洋洋的就不合適了。

必須拿出一個鄭重對待的態度才行。

所以唐玄宗稍微調整一下坐姿,看起來彷彿真的開始嚴肅,緩緩道:“既然你提及自己的諫議職責,那麼朕只能和你議論一下此事。”

“首先,朕想問問你,你說郭子儀他搜刮斂財,這件事有沒有苦主到衙門裡告狀?”

皇帝說著一停,根本不給這個大臣開口的機會,而是直接喊出另及個大臣的名字,沉聲問道:“長安縣令,萬年縣令,京兆尹,雍州府尹, 你們身為長安的四大衙門, 可曾收到過有人狀告郭子儀的狀子?”

這幾個被點名的大臣, 個個都是大佬級別,其中長安縣令和萬年縣令的職位聽起來低微,事實上卻是坐鎮帝都的四品高官。

四品,無論在哪個朝代都是大佬了。

畢竟是帝都麾下的兩縣父母官,擱在現代等同於中央直轄的那幾個市,官員的級別很高,甚至屬於領導層。

這還僅僅是長安縣和萬年縣的縣令級別。

至於京兆尹和雍州府尹,那更是又高出一個級別的存在。所謂京兆尹,其實就是長官整個長安事務的官,這個官位的權力有多大,恐怕不需要任何筆墨來形容。

而雍州府尹,乃是唐代的特產,這個是特設的衙門,權力大到沒邊,關鍵坐鎮的府尹也牛逼,個個都是一時一代的頂級人物。

比如唐初的雍州府尹,直接是李世民擔任,那時候李世民雖然不是皇帝,但卻是整個大唐封號最高的秦王。不但手握重兵,而且自置屬地,而所謂自置屬地,其實就是劃地自治。

從李世民開始,雍州府尹基本都是皇族,並且,經常是皇帝在登基之前的職務,比如唐中宗,比如唐睿宗……

由此可見,雍州府尹的身份何其之高,而現在的雍州府尹同樣身份極貴,因為他正是大唐現在的太子儲君。

從長安縣和萬年縣的縣令,到京兆尹和雍州府尹,這四個職位全是長安城的重要職位,所以擔任的人選肯定是皇族派系。

而既然是皇族派系,肯定要隨著皇帝心思……

果然只見這四位官員被點名之後,紛紛站出來向著唐玄宗行禮,各自道:“啟稟陛下,吾等並未收到狀告郭子儀的訟狀。”

皇帝哈哈一笑,這才轉頭看向剛才那個大臣,道:“孫愛卿,你聽到沒有,朕連續詢問了四個衙門,但是沒有任何一個衙門有人告狀。”

姓孫的大臣面色難堪,他沒想到皇帝竟然來了這麼一手。

但是他身為諫議大夫,退步是肯定不能退步的。今次他之所以站出來攻擊郭子儀,不用想也知道乃是派系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