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最近朝中一群年輕將領,因為倭國的一次騷擾,吵鬧著要出兵剿滅倭國,小七也是激進的主戰派,一直在謀劃著徵倭總管的職位。

這會兒甄武要退下去,勢必也影響到小七。

可甄武這麼一堅持,便堅持到了永樂二十四年。

這一日,甄武正在感嘆著,未來真的改變了,朱棣因為後來沒有數次出征大漠,壽命比歷史上活的更長了,而朱高熾也因為沒有過度操勞,不僅好好的活到了現在,並且瞧著怎麼也有幾年好活。

這讓甄武欣慰,因為這般勢必可以把朱瞻基的兒子培養到真正的成年。

而一個成年又有過歷練的帝王,也勢必比小小年紀就擔負整個國家運轉,更為聖明。

如此看來,至少到朱瞻基兒子這一代,大明皆能顯而易見的預料到昌盛的未來。

就在甄武想著這些事情的時候,宮裡的公公突然過來傳召,令甄武馬上入宮,甄武聽到這個旨意後,心中忍不住的就是一咯噔。

朱棣這幾月身體一直算不上太好啊。

甄武連忙沉重的問道:「宮中可是出了什麼大事?」

公公連連點頭。

甄武的心中越來越沉,可下一刻公公的話,讓甄武松了一口氣。

只聽公公說道:「陛下又和太子置氣呢,瞧著皇爺這次真的動怒了。」

原來是這個啊。

本來甄武著急邁動的腳步,不由的緩了下來。

朱棣他們爺倆既然還能鬥氣,想來也沒什麼太大的事情,估摸著又是讓他過去和稀泥。

真他孃的是閒的。

可是當甄武見到朱棣和朱高熾後,卻覺得有些不同以往,這時朱高熾的額頭上早已經紅了一片,並且還在連連磕頭,聲音沉重的讓甄武完全能想象到朱高熾用了多大的力道。

「這…」甄武看向朱棣問道:「陛下,這怎麼回事?您先消消氣,太子殿下若是做錯了什麼,您罰他就是了,何必這樣呢。」

朱棣靠在軟塌上,冷臉道:「你去問這個不孝子。」

嘶。

不孝子都出來了。

甄武來到朱高熾的身邊,問道:「怎麼了?你又做啥事惹怒父皇了。」

朱高熾苦著一張臉,彷彿見到救星了一般:「姐夫,你可一定要攔住父皇啊,父皇又想御駕親征了。」

御駕親征?

甄武嚇了一跳,不過下一刻反應了過來:「不對啊,如今哪還有地方給老爺子給御駕親征的機會啊,邊境有啥動盪我能不知道。」

朱高熾無奈道:「就哈密那事。」

嗯?

前段時間哈密上奏說亦力把裡連翻搶掠他們的牛羊,請求大明為他們做主,甄武當時就派人過去調查了,發現根本沒有哈密所說的那麼嚴重,也就搶掠了一兩次

,而且每次鬧的事情也並不大。

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去旨意訓斥警告一下,就足以讓亦力把裡不敢再亂來了,何至於出軍征討。

甄武疑惑的看著朱高熾,朱高熾認真的點了點頭。

這…

甄武回頭看向朱棣道:「陛下,這是不是沒有必要啊。」

誰知道甄武剛剛說完,朱棣就怒了:「沒有必要?那你給我說說什麼有必要?在你眼裡別人如此漠視大明,就是小事一樁嗎?」

甄武頓時沉默了下來。

這幾年朱棣每年都會接受兩次朝貢,春季接受從海洋上而來的諸國使臣,秋季則接受陸地上蒙古草原,奴兒干都司,西域等地前來的首領朝貢,可以說真真正正的萬國來朝,朱棣作為所有勢力的帝王,會幫著這些勢力化解恩怨,解決困難,同時也會針對性的對他們進行調整。